助餐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及其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diud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餐机器人是国内研究较少,但又不可或缺的一类服务机器人。其主要用于协助失能或者半失能老人和病残患者完成饮食,它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康复医疗问题的缓解所起到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为了使助餐机器人能够平稳、精准、高效地完成助餐任务,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轨迹规划和选择恰当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本文设计一款6自由度助餐机器人,并以此为对象,对其进行运动学求解、动力学建模、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研究。首先,使用三维软件UG建立助餐机器人的三维结构模型,并以D-H参数法建立正运动学方程求解助餐机器人的姿态矩阵,以解析法建立逆运动学方程。其次,由于解析法求解逆运动学问题存在多解性和奇异性问题,提出采用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用于求解关节变量。为了追求更高的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最小化非常规任务中的位置误差,提出一种在传统LM算法的BP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一种把前一次迭代的输出当作下一次输入的反馈方式的新型LM算法的BP网络。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确实能够实现相对更小的训练误差和更快的收敛速度。然后,以前面的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对助餐机器人进行轨迹规划。主要采用五次准均匀B样条插值法进行助餐机器人轨迹规划。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该方法不仅可以确保助餐机器人的关节位移、关节速度、关节加速度和加加速度运动曲线的连续性、平稳性和高精度,且规划出来的曲线都可以用函数很好的拟合出来。通过正运动学求得的末端执行器空间轨迹也经过了助餐机器人任务过程中的初始点、取食点和喂食点。这表明该方法规划的轨迹可以值得信赖,且能够完成助餐任务的同时确保食物不洒落。最后,使用拉格朗日方程法构建助餐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是用于轨迹跟踪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对几个需要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简要介绍。由于PID等传统算法无法确保跟踪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补偿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智能控制算法用于助餐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其中模糊控制用于补偿求解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项误差以及摩擦、变载荷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干扰导致的误差。经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的跟踪精度高、收敛时间短、鲁棒性好,进而认证该算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收缩率低、优异的粘接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环氧树脂在高温下的分解燃烧及有害烟雾的
教育全球化形势下,教育活动以及教育资源在全球流动与配置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加剧了中国内地高考生源萎缩的局势。夹缝中本已艰难生存的中国民办高校面对残酷的现实,寻求科学
本文从微型无人机特点出发,详细介绍了微型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误差补偿,针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局限性,先后提出了GPS/MINS和视觉/MINS两种组合导航方案,分析了卡尔曼滤波技术
目的:(1)探究丹参和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揭示丹参和丹参叶化学成分的积累与转化规律,为丹参、丹参叶采收加工提供方法和依据。(2)探究丹参干燥前后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的含量差异及转化,进一步阐释新鲜丹参在干燥过程中酚酸成分的积累转化规律,揭示丹参酚酸是新鲜丹参采收后干燥胁迫诱导的产物。方法:(1)以丹参化学成分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新鲜丹参的处理方式、干燥方法、脱水率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等
在教育建筑设计领域,校园规划布局及建筑形体和空间生成是设计过程中的研究重点,设计前期往往根据任务书的需求以及多种设计规范枚举大量合理的可能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目前即便给与传统药物化疗、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或来那度胺)、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及自体干
<正>湿漉漉的裤脚,滴着水的雨伞,还没完全干透的头发——这是济南市历城区人大常委会考察组成员抵达深圳当天立即投入到研讨会时的情形。根据历城区"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工作
本文采用GC-MS结合同时溶剂浓缩(CSR)大体积不分流进样技术,建立了高效、灵敏测定环境水体中18种PAHs的检测方法.优化了提取溶剂种类、用量等参数,并确定以含多环芳烃内标的0.5
针对远距离嵌入式设备程序升级和维护的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平台的GPRS远程程序升级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LPC1768作为微控制器,使用SIM900A通信模块
分析了通信网络末端机房的门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在调查和研究后,笔者对门禁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改进和整合,对产品进行了技术创新,很好地适应了企业的发展,为同行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