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单中心以发热为首诊婴幼儿贫血的临床特征与转归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贫血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青岛地区目前尚无关于婴幼儿贫血的临床资料;而急性发热为儿科门诊最常见就诊原因。本研究为了解青岛地区单中心以发热为首诊婴幼儿贫血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与转归,建立适当的干预和诊疗方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指导家属如何更合理喂养、提高照看婴幼儿水平,合理添加辅食,以期能做到预防贫血发生;明确发热与贫血的关系,早期发现贫血、早治疗,从而减少贫血对儿童健康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因发热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资料完整的婴幼儿70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问卷、电话随访等方式,收集其一般资料,记录患儿的临床特征、血液学等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治疗以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贫血发生率:共纳入707例患儿,140例出现不同程度贫血,贫血发生率为19.80%;低于全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发生的平均水平(25.01%),甚至低于省内部分内陆城市(泰安24.06%)婴幼儿贫血发生率。2.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分析:卡方检验显示,本研究中患儿贫血与年龄、抚养人文化水平、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有关,1-6月龄、抚养人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人工喂养的患儿贫血发生率低,6月龄以内添加辅食及添加鱼虾等海产品次数较多的患儿贫血发生率低;发热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的患儿贫血发生率高于CRP正常的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抚养人文化水平、喂养方式、CRP为本研究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3.贫血的种类:140例贫血患儿中轻度贫血128例(91.43%),中度贫血12例(8.57%),无重度及极重度贫血。128例轻度贫血中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16例(90.6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2例(9.38%);12例中度贫血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例(66.67%),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4例(33.33%),Fisher确切概率示:贫血越重,越易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P<0.001)。发热引起的贫血以轻度为主,轻度贫血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为主,中度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4.治疗与转归:128例轻度贫血患儿中,体温正常后120例患儿贫血恢复,复查的平均天数为6.75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升高15.25g/L,升高的比例平均为17.22%。12例中度贫血患儿中,6例诊断为川崎病;余6例中1例患儿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不支持IDA,未口服铁剂,积极抗感染治疗,5天后复查Hb由85 g/L升至96g/L,2月后复查贫血恢复;2例患儿明确诊断IDA,口服铁剂治疗,2月后贫血恢复;3例未完善贫血相关检查,经验性口服铁剂治疗,其中2例在1月左右复查贫血纠正。因此轻度贫血无需口服铁剂治疗,中度贫血需进一步明确原因,中度营养性贫血患儿口服铁剂治疗。5.发热的病因:本研究中707例患儿最终诊断以急性感染650例(91.94%)为主,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7.38%,568例),泌尿系感染41例(6.31%);57例(8.06%)患儿诊断为川崎病,其中30例患儿合并贫血,贫血是川崎病患儿的常见症状。川崎病合并中度贫血的患儿也未补铁治疗,在3周-3月的随访中贫血逐渐恢复。1例川崎病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溶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随访中贫血也逐渐恢复。结论:1.青岛地区单中心以发热为首诊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为19.8%,低于全国及省内婴幼儿贫血的平均水平。2.6月龄-3岁、抚养人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纯母乳喂养的患儿贫血发生率高,辅食添加时间及种类也会影响贫血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抚养人文化水平、喂养方式、CRP为本研究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3.发热的患儿中以轻度贫血为主(91.43%),无重度及极重度贫血。轻度贫血中75%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中度贫血中66.67%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合并感染可加重贫血,贫血程度随CRP水平增加而升高。4.轻度贫血无需干预治疗,体温稳定后贫血逐渐恢复;中度贫血患儿需进一步明确病因,中度营养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剂治疗。5.707例发热为首诊的患儿中,急性感染占91.94%,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06%发热伴贫血患儿诊断为川崎病。
其他文献
目的:老年人生命质量是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预测因素。膳食营养是健康老龄化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拟通过调查胶州市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现状和膳食摄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膳食多样性与生命质量的关联,为农村老年人通过膳食摄入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横断面研究,选取胶州市≥65岁的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的问卷调查收集研究资料。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人口社
目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界,需要经过多种转化才能得到的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类提取物。本研究利用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通过饮食等手段,介入通过自由饮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DSS)溶液而达到引发肠道炎症性反应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体内,观察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
目的:旨在探讨年轻女性(≤30岁)乳腺癌的超声(Ultrasound,US)、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及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特征,以及影像学特征与不同免疫组化分子亚型的相关性,以期早期识别分子亚型,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8月于
目的:比较电磁导航辅助下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ndo-TLIF)与常规Endo-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
目的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引入执行意向变量,建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患者自我照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及理论研究形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的影响因素概念框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意向问卷的编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课题组讨论形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两种灌注技术所获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脑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与脑转移瘤(metasta
目的:通过分析院内发生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的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寻找老年患者院内发生NVUGIB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开发列线图模型。通过老年患者入院时的病历资料结合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患者NVUGIB的院内发病率,从而帮助临床医师早期发现并预防老年患者院内发生NVUGI
目的:采用双喷头3D打印技术构建负载万古霉素(VAN)/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乳酸(PLA)复合支架用于骨缺损修复,并对该复合支架进行表征、力学性能检测、体外药物释放检测、体外抑菌实验、体内外毒性评估、生物相容性评估、体内降解性能和成骨性能等一系列研究。通过观测并评估该复合支架在体内外对骨缺损修复的综合效果,为该载药缓释微球复合支架最终能应用于临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分布在45-65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患者摆穿刺体位后选择L3-4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一次性注入0.66%罗哌卡因2.5ml并置入硬膜外导管,麻醉操作完成后协助患者恢复平卧位,并通过面罩给与4-6L/min
研究目的:WAVE3在乳腺癌细胞及乳腺正常细胞中的表达量;探讨WAVE3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验证WAVE3对乳腺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乳腺癌细胞(BT-549、HCC-1937、BT-474、MDA-MB-231、MCF-7、T-47D)及乳腺正常细胞(MCF-10A)中WAV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