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ianp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国家在开放过程中均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大量引入外资,我国也不例外,上世纪末在多种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外资流入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外汇储备的大量富余,我国自有资金已处于流动性富余状态,然而高成本的外资引进活动还在持续,国内本外币资金双向富余。从国际经验上看,上世纪末,东南亚诸国在开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大量外资涌入的现象,但由于政府对外资管理失策以及本外币资金配置不当,当经济形式逆转时,大量外资出逃形成资金空窗,进而引发了全国性金融危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我国在开放过程中该如何管理外资,我国本外币资金配置是否协调,是否会步东南亚国家的后尘?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本文研究我国本外币资金配置现状,通过对国内储蓄率与投资率、本外币存贷差、外汇储备余额与外债余额的比较,发现我国本外币资金在数量上配置不当,本币存差外币贷差同时存在,外汇储备余额与外债余额并行高启,此外,本外币在经营管理上还处于各自经营、独立监管的状态,充分表明我国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其次,本文分析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一方面会增加国内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央行对冲成本、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加大逆转风险,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会从清算难度、资产减值损失、提升逃离风险等方面对金融机构日常运营造成困扰,此外,还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货币选择行为,引发“货币替代”风险。因此,为提高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本文追根溯源,先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在实用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本币存贷差、外币存贷差、外汇储备余额、外债余额作为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的代表性指标,并增添流通中现金、外商投资额、国内外利差、国外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存贷余额等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联立方程模型,通过GMM矩估计法的检验,判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并进一步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保证实证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出弱化外资优惠政策、引导国内货币需求,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稳步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提高本外币协调联动性、促进本外币一体化等政策建议。已有研究重点在于我国本外币资金配置现状及如何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等方面,国内学者有关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在指标选取、模型构建、方法选择等方面鲜有可借鉴的思路,有关本外币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是木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种常用的MR血管成像方法对正常肺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及Gd-DTPA在其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用1.0Tesla超导MRI系统,体线圈技术,随机选择无心肺疾患志愿者46例,行2DturboFLASH和/或3DFISP肺部MRA检查共113次,行Gd-DTPA增强后2DturboFLASH和/或3DFISP扫描
<正>法院是法律运行的中心舞台。当事人的诉讼请求须向法院提出,法律纠纷的是非曲直须由法院裁定。通过法院的判决,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受损害的权利得到必要的救济,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EP方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7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注射液配合EP方案化疗
随着城市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愈发的恶化,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变的愈发重要。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组织并且以栽种植物
近些年来,企业由于融资风险控制不当而蒙受巨大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对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2014年6月5日退市的长航油运,因涉嫌将实际上的融资租赁作为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无论是在不动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还是生物资产评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而生物资产评估在我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面对这种全球发展趋势,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我国分业监管体制制度上的一个创新。然而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探讨它们在AECOPD发病中的
在分析村镇环境污染现状和现有环境污染调查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Android平台,集GPS、GIS于一体的移动式信息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功能,并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网络,它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由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备感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