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社是明崇祯二年至明清交际时期的一个文人社团,以“兴复古学”、“务为有用”为社团宗旨,活跃于明季政治、学术和文学领域,前后大约二十年。他们在文学上宗法前后七子的复古派文学理论与创作,主要推崇秦汉、三唐文学,力返风雅,掀起了明代的第三次文学复古思潮。同时,他们在反思前人复古弊端的基础上,显示出了文学主张的融通性,不过分排斥宗宋论,从而成为明代文学最后的总结者,对清初文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界对于复社文学的研究尚且不多,并且对于其文学社团的身份认定尚不清晰。本文将采用文学社团的研究方法展开对复社文学的研究,尽力挖掘其文学的多面向。第一章,对复社的结社过程进行概述。首先从明代文学独有的偏胜好斗特质和文人结社的繁盛情况两个方面论述复社文人结社的背景。揭示复社建立的过程,其规模之大、成员数量之多、组织秩序之成熟是中国古代历史之最,在明末形成了绝无仅有的鼎盛局面。它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研究明清交替之际文学发展不可忽略的关键点。第二章,论述复社的文学活动及其文学思想的复杂性。用文学社团的研究方法展开对复社文学活动的梳理,考查其社内的文学运作、社外与它社之间的关系。它的文学思想也具有社团文学的特点,即多种主义的并存。复社文学思想的主流是继承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倾向,宗秦汉、三唐文学,上溯儒家诗教传统和风雅之旨。但社内同时存在宗宋主义者。总体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兼容并包特点。第三章,客观评定复社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其对清初文学的影响。复社掀起了明代的第三次文学复古思潮,但这样的地位评价曾经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本文细致摸索出明末文学复古思潮存在的蛛丝马迹,为这一地位的认定增添论据。司时,复社对清初的文学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宗唐的文学主张绵延全清代乾隆朝,复社在其中起到了过渡和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