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基莲心碱含量的方法学;制备甲基莲心碱直肠栓,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最佳处方,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对所制栓剂进行质量评价及稳定性试验;考察甲基莲心碱栓剂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栓剂中甲基莲心碱的含量,建立甲基莲心碱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溶出度及栓剂外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甲基莲心碱水溶性栓剂的最佳处方,另经单因素试验确定吐温-80含量、最佳成型温度及冷却时间,热熔法制备,并验证栓剂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按新版药典要求对所制栓剂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初步稳定性试验;取家兔12只,分两组,分别静脉注射和直肠给药,确定与静脉注射5mg.gk1生物等效的剂量,高效液相法测定甲基莲心碱在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并得出药动学参数。结果: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69:31:0.1),检测波长282nm,流速1mL·min-1,柱温30℃,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度高,方法学考察满足药典要求;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处方及质量比为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2000-甘油(7:3:1),吐温-80最适宜含量为1.5%,成型温度为65℃,最佳冷却时间为30min,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质量评价中重量差异、融变时限均符合药典规定,初步稳定性试验显示,在各种试验条件下栓剂外观基本无变化,药物含量符合规定,表明甲基莲心碱栓剂稳定性良好。甲基莲心碱栓剂直肠给药50mg与静脉注射5mg·kg-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103.71 ±18.15)min、(242.47±36.19)min,Cmax(0.87±0.05)μg.mL-1、(1.05±0.07)μg·mL-1,AUC(0-∞)(92.75±5.62)μg·mL-1·min-1、(85.16±4.59)μg·mL-1· min-1,MRT(o-t)(158.41 ±31.50)min、(252.74±23.47)min;生物等效性试验显示,相对于静脉注射,直肠给药30mg、直肠给药40mg及直肠给药 50mg 的 AUC(0-t)90%置信区间分别为(43.65,65.11)%、(62.90,94.27)%及(99.87,118.10)%,Cmax90%置信区间分别为(35.13,65.47)%、(57.67,76.10)%及(70.12,96.24)%。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方法简单可行,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血浆中甲基莲心碱的提取回收率较高,满足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优选的最佳处方及工艺设计合理、工艺可行,重复性好;本研究制备的甲基莲心碱栓剂外观完整光滑,体外释药迅速,累积释放度高,质量符合药典要求,且稳定性良好,符合药典要求;药动学参数显示,直肠给药起效较快,甲基莲心碱在体内分布迅速,直肠给药50mg与静脉注射5 mg·kg-1的AUC(0-t)生物等效,而Cmax90%置信区间为(70.12,96.24)%,考虑到两种给药方式的不同,仍认定其生物等效,栓剂相对于静脉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8.9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