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的时代。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已成为时代竞争的核心。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教师作为人才的一部分,也融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即如何对教师流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已成为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流动成为必然。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这必然要求教师流动。另外,教师流动还是增强学校组织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优化师资结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实现教师个人价值的途径,是迎接入世挑战的需要。古今中外的人才管理经验也证明:教师流动有利于教育事业的繁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流动就可以随心所欲,更不能说教师流动得越快越好,教育事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队伍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教师职业的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集体性以及劳动效果的滞后性等特点,这些都要求教师工作应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另外,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师流动是必然的,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教师流动只有保持适度的流速和流量,才是合理的流动,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但笔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通过对32位教师及8位学校领导的访谈发现:教师流动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教师流动的失衡性,教师流动的无序性,教师流动中存在着人才“逆淘汰”现象,教师流动的阻碍因素依然存在,教师隐形流失严重,教师的内部流动不被重视。教师流动也与世间万事万物一样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师流动与教师物质待遇、教师工作压力、教师个人特征、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教师管理模式等因素存在着规律性的关系。 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必须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的管理对策入手。宏观上,应强化宏观调控,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住房管理制度,制定完备的人才流动法规,加大教师流动政策的倾斜力度,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补偿机制,为教师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微观上,应加强学校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如树立动态的教师管理理念、合理引进教师、建立教师稳定机制、落实教师聘任制等,为教师合理流动创建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