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竹胶合板(竹帘竹席胶合板)热压工艺均为“冷进冷出”工艺,这种工艺热压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耗热耗水量大。将该工艺改造成“热进热出”工艺,需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高温状态下卸压出板,板子的变形和表面应变(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整体翘曲和表面粗糙不平),减小和消除这种变形和表面应变,是这项工艺改造的一项关键技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实际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工艺因素与产品应变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分析,探索导致产品发生变形和表面应变的基本规律,为竹胶合板工艺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本课题是在确定课题研究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定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和竹材含水率作为影响产品变形和表面应变的主要因素,并对每个因素取六个水平,按多因素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制品分竹胶合板素板和覆面竹胶合板两种,根据正交试验方案完成全部压板试验工作,对压制的两种竹胶合板进行翘曲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检测结果在计算机上通过SPSS和EXCEL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 在竹胶合板翘曲度检测结果中,有75%集中分布在0.465~1.114mm、1.114~1.162mm和1.162~2.412mm三组区间内,全部制品翘曲度的变化范围在0.465mm和3.71mm之间;② 覆面竹胶合板与竹胶合板素板表面粗糙度各参数的分布状态具有大致相同的情况,在反映它们表面粗糙度的5个参数中R_t比较集中,其余各参数数值均比较分散;③ 覆面竹胶合板表面粗糙度各参数的平均值均小于竹胶合板素板相应参数的平均值,表明在相同热压工艺条件下,覆面竹胶合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竹胶合板素板的表面粗糙度;④ 在反映竹胶合板表面粗糙度的各参数中,覆面竹胶合板表面粗糙度各参数平均值的分布比较集中,竹胶合板素板比较分散;⑤在所考察的四个因素中,对制品翘曲度的影响,温度的作用最显著,其次为压力、时间和竹材含水率。对制品表面粗糙度,各参数影响的大小没有明显规律;⑥竹胶合板素板表面粗糙度参数RP和S与各工艺因素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余各参数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覆面竹胶合板表面粗糙度各参数与各工艺因素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