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表蒸散和干旱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集以及同期地面气象要素估算我国旬地表蒸散,分析了中国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蒸散亏缺指数的干旱评价指标,研究了中国1982-2000年干旱发生发展的时空格局。   遥感数据提供了不同尺度的空间信息。利用遥感数据估算地表蒸散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经验法、能量平衡法、间接法三种,本文采用的地表蒸散估算模型属于能量平衡法。通过与同类模型(SEBS)模拟结果以及地面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空气温度是地表蒸散遥感估算模型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本文使用的卫星遥感数据集是十天晴空合成数据。为了解决地面观测空气温度与卫星过境时间的同步问题,本文建立了稀疏植被地区和高覆盖植被地区的空气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在稀疏植被区,按照地形差异,根据不同季节的NOAA-AVHRR无云干扰的LST资料和相应时间段的地面气象站点1.5m处空气温度观测资料,分别建立了不同高程类型的LST与空气温度Ta的统计模型。在高植被覆盖区域,利用NDVI-LST特征空间几何关系来估算空气温度。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一套空气温度遥感估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近几十年来我国气候状况、地表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等发生明显变化,地表区域蒸散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基于估算的地表蒸散数据集,分析了20年中国地表蒸散的时空分布及其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1)中国年实际蒸散状况空间差异特征明显,西藏、东北、华北年蒸散比较高;(2)中国月蒸散季节性变化规律差异明显,其中华北、黄淮、江淮月蒸散季节性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双峰结构,江汉、西南呈一弱一强的双峰结构;江南、华南月蒸散具很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其变化曲线呈明显单峰结构;(3)1982-2000年,中国大部地区年蒸散的年际波动性较强,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有33%的陆地区域地表年蒸散呈显著减少趋势。(4)20年来中国不同地区年蒸散和月蒸散的变化趋势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区域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不同,地表蒸散的变化规律也不同:(5)不同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季节的蒸散年际变化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相关强度不一样。   本文利用估算的1982-2000年的旬地表蒸散数据集,设计了蒸散亏缺指数(ETDI)作为农业干旱的评价指标。通过与地面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干旱灾害、降水亏缺指数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蒸散亏缺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帕尔默干旱指数、降水亏缺指数、干旱灾情监测数据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本文设计的蒸散亏缺指数能够用来监测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状况。   本文利用计算的1982-2000年的旬地表蒸散亏缺指数作为干旱评价指标,研究和分析了20年来中国干旱状况的空间格局和强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1)20年来,中国发生干旱频次比较高且分布密集的区域主要有四个:西北干旱区、黄淮海干旱区、华南干旱区、西南干旱区。(2)全国干旱的时空分布区域差异性和季节性差异性非常明显:春季和冬季,全国大部地区发生干旱的频次相对较少,夏季和秋季干旱发生次数明显偏多。(3)20年来全国平均单位面积年发生干旱次数呈上升趋势,但1995-2000年,则呈明显下降趋势。(4)20年来,不同季节发生干旱频次的变化过程也不同,春季发生干旱的次数呈明显增加趋势;夏季发生干旱的次数看不出明显的增减趋势;秋季发生干旱的次数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但1996-2000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干旱发生次数也看不出明显的增减趋势。
其他文献
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崩塌、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加剧了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滑坡-堰塞湖灾害链是山区震后具有链式关系和因果效应的典
体育竞技类节目一直保持着较高而又稳定的收视率,其原因是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往往会被节目的氛围所带动,激活自己体内的活力因子,而动作激烈的对抗竞技类比赛,尤为引人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如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手段,对各种防震减灾信息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以便迅速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突发地震灾害所带
《人民日报》3月5日在《求证·探寻喧哗背后国并未商业化生产转基因主粮》,对目前众说纷纭的真相》栏目刊发对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采访《我的转基因问题加以明确澄清,以“我国主
森林土壤中广泛发育的土壤大孔隙对于土壤层的透水性和水分传导性能有直接影响。大孔隙在降雨条件下可产生大孔隙流,影响降雨在土壤中的入渗、溶质在土层中的迁移和降雨后的地
我是上世纪40年代末出生的。这一代人是不幸的,身体发育阶段,遇到了大饥荒,填不饱肚子,求学阶段,又遇到文革,无奈中断了学业。但不幸中又有幸,苦难促使我很早就开始对中国的历史与现
全球变化影响下,过去几十年物种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迁移的现象被广泛关注。模拟过去和预估未来的物种分布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物候是落叶阔叶木本植物的
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一所集艺术科研、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院内聚集了许多国内一流的书画家,展览活动非常频繁。但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计划和GlobalLand Project(GLP)计划的相
亚洲季风的演化和变迁以及成因和驱动机制十分复杂,对于其的正确理解需要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的研究。青海湖地处中国东部湿润区、西北干旱区过渡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