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成像研究Sn/Cu钎焊界面反应动力学及机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songlyan182320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实时成像技术,在线观测了钎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生长行为及演变规律,以此为基础系统深入研究了Sn/Cu钎焊界面反应机制。发现,Sn/Cu钎焊过程的保温及冷却阶段,IMC生长遵循不同的机制,经深入研究,分别建立了保温阶段钎焊界面IMC的吞并机制模型和冷却阶段界面IMC的形貌演变模型,清晰地揭示出Sn/Cu整个钎焊界面反应过程。同时,对影响Sn/Cu界面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引入同步辐射实时成像手段在线观测Sn/Cu钎焊过程液/固界面反应行为。通过同步辐射实时成像观测钎焊过程界面铜基体溶解及界面IMC的生长行为,实现了钎焊整个过程各阶段连续观测,为完善钎焊界面反应理论提供了直接无假设实验数据。2.发现,Sn/Cu钎焊保温和冷却阶段界面IMC生长遵循不同的机制。经深入研究,分别建立了钎焊保温阶段界面IMC的吞并模型和冷却阶段界面IMC形貌演变模型,共同构成了整个钎焊界面反应模型。钎焊保温阶段界面IMC吞并模型揭示了钎焊保温阶段界面IMC吞并行为的具体方式,确认了钎焊保温阶段Cu基体的溶解和界面IMC的生长受晶界扩散与IMC相互吞并共同控制;钎焊冷却阶段界面IMC形貌演变模型,揭示了钎焊冷却阶段界面IMC形貌转变的具体方式,确认了界面Cu6Sn5IMC小平面及棱柱状形貌受二维形核机制控制。3.基于上述Sn/Cu钎焊界面反应理论,分别研究了与互连可靠性相关四种因素对Sn/Cu界面反应行为影响。发现,含Ag钎料中的Ag3Sn在钎焊保温阶段会影响近邻Cu6Sn5之间的吞并行为,并在冷却阶段吸附在Cu6Sn5表面,从而改变了界面Cu6Sn5尺寸和形貌;钎焊液/固界面气泡通过改变周边钎料量的分布,从而影响铜基体的溶解与界面IMC生长;液/固电迁移可加速阴极界面IMC的溶解,促进了阳极IMC的快速生长,同时电迁移也明显加速阴极铜基体的溶解,抑制阳极的溶解,以上过程与电流密度分布相匹配,电流密度分布越大的区域,作用越明显;液/固热迁移改变了铜的扩散通量,使铜从热端向冷端定向扩散,抑制冷端铜基体溶解,同时导致热端界面IMC的快速溶解和冷端IMC的快速生长,使得冷端与热端界面IMC呈明显的非对称性,冷端与热端的IMC形貌及成分也出现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当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不同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点时有出现,干部职工的思想与时代'同频共振',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各级党组织管思想抓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准
自组装单分子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简称SAMs)是利用分子在固体表面上自发吸附形成的高度有序的分子聚集体,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单分子膜。由于SAMs具有良
中国的癌症预防控制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者在回顾总结既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肿瘤预防控制的指导思想与政策,对新时期我国肿瘤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思路和
本文通过昆钢科技大厦、南通国际贸易中心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从高层建筑与城市发展的角度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生长、更新、发现、创造的过程,以主人的心态包容和倡导
针对福安市葡萄园秋冬大面积闲置问题,当地政府和农业推广部门引导和支持农民大力发展秋冬葡萄园套种苦瓜等蔬菜生产,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增加了农民收入。笔者总结介绍
本论文基于Michael加成以及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理设计合成了四类用于检测在食品、环境、生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的添加剂、阴离子、氨基酸以及粘度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并对探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