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重金属从各行各业排入到地表水体和土壤中,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对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更严重的是,重金属可随着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从而产生健康风险。铬和钒作为阴离子重金属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相似的性质,有时会以共生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出现,比如含钒钛磁铁矿,在矿石的冶炼过程中,含铬和钒的废水流入到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和流动性受价态影响较大,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重金属从各行各业排入到地表水体和土壤中,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对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更严重的是,重金属可随着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从而产生健康风险。铬和钒作为阴离子重金属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相似的性质,有时会以共生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出现,比如含钒钛磁铁矿,在矿石的冶炼过程中,含铬和钒的废水流入到环境中。重金属的毒性和流动性受价态影响较大,六价铬[Cr(Ⅵ)]和五价钒[V(Ⅴ)]毒性强,而三价铬[Cr(Ⅲ)]和四价钒[V(Ⅳ)]毒性较弱且易形成沉淀。因此,越来越多还原铬和钒的工艺和技术被开发出来,以降低其毒性,其中生物法,尤其是厌氧消化因其成本较低且无二次污染的特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温厌氧产甲烷系统对重金属的还原,但一些电池、冶金和耐火行业排出的废水的温度较高,对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产氢嗜热菌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而且厌氧产氢体系在酸性条件下可提供良好的还原环境。因此,本文利用产氢嗜热菌在高温(55℃)和酸性(pH 5.8)条件下的厌氧产氢发酵系统实现了 Cr(Ⅵ)和V(Ⅴ)的高效还原,并阐明了相应的电子供体、还原动力学、关键的微生物等机制,其具体结果如下:第一部分:采用高温厌氧产氢发酵系统还原Cr(Ⅵ)。结果表明在高温厌氧产氢发酵罐中累计浓度为300 mg/L的Cr(Ⅵ)主要通过四种生物和化学反应途径被完全(95%)还原为Cr(Ⅲ)。生物还原以一阶指数衰减模式主导Cr(Ⅵ)的去除。葡萄糖及其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为电子供体。发酵罐中的杆菌、梭菌和嗜热菌通过控制胞外聚合物(EPS)的产生和组成成分来主导Cr(Ⅵ)的还原,EPS中的羧基和羟基通过与重金属配位还原Cr(Ⅵ)。第二部分:采用高温厌氧产氢发酵系统还原V(Ⅴ)。高温厌氧产氢发酵系统将100 mg/L的V(Ⅴ)几乎完全(97.75%)还原为V(Ⅳ),且其还原动力学为伪一级反应。葡萄糖及其代谢物(挥发性脂肪酸、氢气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作为钒还原的电子供体,通过五条路径实现了对V(Ⅴ)的还原。微生物杆菌和梭菌通过调节代谢改变EPSs的组成,主导V(Ⅴ)的还原,其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可能在微生物细胞保护和V(Ⅴ)还原中起重要作用。第三部分:采用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作为高温厌氧产氢发酵罐的基质,进行重金属铬和钒的同步还原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厌氧产氢系统可以在24小时内同步还原Cr(Ⅵ)和V(Ⅴ),其还原效率分别为99.97±0.1%和95.37±1.9%,其中物化作用占17~23%。Cr(VI)和V(Ⅴ)的存在促进了秸秆的消化分解,产生更多的葡萄糖和VFAs,系统中电子供体的增加加速了重金属的还原。综上,高温厌氧产氢系统有望应用于实际含铬和钒的高温废水的处理,这也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其他文献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传统生物水处理技术对TBBPA的降解效果不佳,易于产生有毒中间产物积累,导致降解周期非常长,降解不彻底。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D-BER)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电化学水处理技术,3D-BER中填充的颗粒活性炭、沸石等粒子电极,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无数微电解池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杂系统,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网络工程系统及飞行器系统等等。而积分系统则是众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常存在于附加动力系统中、有限谱分配控制器中及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的差分算子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关于切换系统和积分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众多工程领域,影响系统稳定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时滞。由于切换与时滞二者耦合将会导致更复杂的动
随着21世纪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电子通信存在着频带资源紧张、电磁环境恶劣、传输效率不高等一系列突出的问题。为满足光通信网络中超高速信息处理和海量信息传输的需求,具备低延迟、低损耗、大带宽等优点的光互连技术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光互连系统中,高效率的光学滤波器是实现多通道的解波分复用、密集型波分复用等功能的重要器件,它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传输、处理、获取以及交换。在微波信号处理中,高性能
图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并衍生了大量实际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正在众多领域中采集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多的图数据。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和脑科学等领域,理解网络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由于网络的庞大规模,大多数网络分析算法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内聚子图挖掘算法既能揭示图的关键性质,又能有效地在海量图上进行计算。k-core模型是稠密子图挖掘领域中研究最多的模型。k-c
水资源既是自然界的基础性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的战略性的资源。随着社会发展,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各个方面对水资源造成了压力。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缓解水资源压力,科学合理的进行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十分必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脆弱性关键影响因子体系构建。认为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不同,选择的脆弱性影
石油资源素来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具有许多其他燃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二次采油后,原油储量的2/3尚且未被采出,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石油的采收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在水相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三次采油方式被称为“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吸附在油/水界面,降低界面张力,对进一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目前实验上很难从分子层
沿海地区大多经济发达并且人口密度较大,沿海大气生物组成与人类生活及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沿海地区大气的生物组成受到内陆空气和海洋环境的双重影响。自2008年以来,黄海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浒苔,给沿海城市的旅游,水产养殖和经济造成损失,同时也对海洋环境和沿海空气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本研究在浒苔爆发期间收集了沿海大气样品和沿海海水样品。同时在浒苔爆发的中期收集了距海岸不同距离(0m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1011m3,近10年年均输沙量为1.22×108t。巨大的入海水沙通量对长江河口的动力、沉积、地貌过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长江冲淡水作为长江径流入海后形成的水体,其携带的高浓度营养盐显著提高了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并导致赤潮等环境灾害频发。在气候态条件下,夏季长江冲淡水的主体向东北方向延伸,冬季则沿浙闽海岸南下。然而在台风
高温磁力泵是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及其它地方输送特殊的石油、印染原料等高温介质工况上。因此,对于磁力泵的内、外转子永磁体的磁性能和温度稳定性具有严格的特殊要求。NdFeB永磁是具有高磁性能的新一代永磁材料,有高的经济实用性,但是其温度稳定性低、耐蚀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它在高温及腐蚀环境下的应用;SmCo永磁具有高的温度稳定性和耐蚀性,但其磁性能较低,且价
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岩石热导率及生热率作为基本的地热学热参数,为地球动力学演化以及油气生成研究提供地热背景和基础参数。本文收集了8口钻井(ZC1-2-1井、ZC7-2-1井、CZ24-1-1井、WX4-2-1井、WX5-ST1井、WX13-3-1井、CZ35-2-1和CSDP-2井)、共9196个点位的自然伽马数据,根据自然伽马与生热率的关系,计算出各个点位的岩石生热率值,进一步计算出南黄海地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