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冲淡水相关论文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1011m3,近10年年均输沙量为1.22×108t。巨大的入海水沙通量对长江河口的动力、沉积......
长江口紧邻大陆,周围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环流结构使得长江口邻近海域呈现出独特的温盐分布特征。开展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海表温/盐遥......
长江冲淡水与周围海水发生混合、层化作用,对东海及其相邻海区环流结构、水团组成、泥沙沉淀、生态环境和海洋生产力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文献[1]给出的中国近海历年海洋水文气候要素的主因子分析结果,进行了谱系聚类分析和模糊聚类软划分,把中国近海划分为3个气候带、......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本文对东中国海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长期(2004-2015年)模拟,分析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
以 1 975~ 1 999年夏季东海标准断面观测资料为据 ,把东海 30°N断面的盐度分布态势划分成 4个类型 ,并以 1 975~ 1 985年的大面资料......
本文在回顾已有对大洋和边缘海障碍层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认为东海特殊的地形以及复杂的径流环境,使得该海域跃层现象非常显著,有利于障......
2003年6月中下旬应用多参数环境监测系统YSI6600和取水样分析对长江口外海区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观测.观测期间长江冲淡水以双峰状向......
长江冲淡水对黄海、东海水文环境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以羽状形态向外海扩展,在某些年份的特殊时间段也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现象。在低盐......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浙闽海域进行的连续观测长达40天的逐季海流资料,深入分析该海域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环流模式 (POM),通过一系列的理想试验,探讨了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机制.结果表明:(1)倾斜底形是夏季长江冲淡水......
长江冲淡水对黄东海水文环境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以羽状形态向外海扩展,在某些年份的特殊时间段也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现象.观测资料......
根据1998年和2000年东海北部的营养盐调查资料和相应的历史资料,以及同期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了冬、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流向以......
针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低盐水团现象,开展正压不稳定机制研究。基于1977年夏季低盐水团的演变特征分析,将初始形成的低盐水团看成小......
根据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黄海、东海的现场调查资料,讨论了洪水入海对黄海和东海陆架区化学水文学的影响.给出了迄今调......
以“东海区虾蟹资源调查”课题在1998年8月和1999年2月获得的东海水文、虾类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参考资料,对东海北部海区(30°N......
根据2001年7月对南黄海的大面积调查,研究了南黄海夏季pCO2的分布机制,着重讨论下层海水涌升和长江冲淡水对海-气界面CO2通量的贡献,......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过程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是食物链的开端,并驱动海洋生物泵的运作,其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储碳以......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承接了全球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其分布特征直接决定了海洋生产力的多少。从营养学角......
Being the mightiest river emptying into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the Pacific Ocean, compounded with the large increa......
利用2006--2007年观测的高密集度CTD测站和海床基ADCP连续测流站资料,分析了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形态和垂向结构。结果表明,各季节观测......
对2006年6月、8月和10月与1999年8月在长江口向东至125°E、27°30′—33°30′N之间海域(统称长江口毗邻海域)开展的4次多学科综......
基于实测的CTD资料,分析了台湾海峡以北海域一个逆温层结构的季节性变化。通过对逆温层垂向温盐的分布统计,温盐散点图的分析结果显......
本文运用POM模式,对黄海和东中国海的以下几个水文现象进行数值研究。观测资料表明,东海黑潮在约129°E,30°N转向,在数值模拟中注意到......
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是东中国海重要的水文现象。观测表明,长江冲淡水扩展区域有时存在孤立的低盐水团,该现象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冲淡水......
应用 X 射线衍射(XRD)方法对南通近海137个表层沉积物<0.002 mm 的粘土组分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特征、......
通过对东海海—气界面二氧化碳(CO2)交换有关研究的总结,剖析了东海表层海水CO2分压(pCO2)的区域分布特征,探讨了海—气界面CO2通......
期刊
根据2009年5月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观测数据,应用"对应分析法"对水团的分布范围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苏北沿岸流对浒苔(Ente......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2007年发布的全球海域温、盐数据库资料,美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2006年发布的海底地形数据库资料以及日......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东海黑潮。东海黑潮作为影响我国东海的重要环流,从低纬地区传输大量的高温、高盐水至中纬度地区,引起区域热量的......
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稳定同位素的方法是此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法。碳、......
本文利用数值方法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区的环流场以及大黄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扩散现象进行了模拟。 环流场的模拟使用的是POM......
本文应用三维ECOM模式,利用实测和模式计算结果资料,导入月平均的长江径流量、海表面风场、太阳辐射、海表面净加热、蒸发和降雨量,以......
针对目前全球碳循环中的循环途径不闭合的问题,大陆边缘海因被认为是碳循环中丢失项(missing term)的可能去处,而成为研究的焦点。东海......
学位
本文利用2017年5月长江口外海域的实测资料,研究了孤立低盐水团的三维结构以及输运过程,并进一步统计了孤立水团发生的历史事件。......
本文根据历年来岸线变迁与海塘兴建的资料,论述了浙江海岸的淤涨规律,并进一步阐明了海岸淤涨的四种泥沙来源。长江入海的细颗粒泥......
基于实测资料和已有的理论结果,我们首先讨论了不同季节长江淡水的路径,还涉及了长江冲淡水对生态环境,特别对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机......
长江口外的长江冲淡水对东中国海的生化、沉积物输送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机制的研究长久以来就是热点问题。长江冲淡水最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