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货币金属簇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于它们具有精确的分子结构和独立的尺寸分布,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生物医学,化学传感,催化和纳米技术方面的潜在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手段的引入已经实现了在原子水平上对金属簇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研究。这也极大的激励了科研工作者从根源上探索通过剪裁设计其尺寸和结构来定向合成功能化的货币金属簇。到目前为止,大量具有单晶结构的货币金属簇已经被合成出来,其中大部分是硫醇配体或膦配体保护的金簇。与金簇相比,铜簇的配位结构更加复杂,这将有利于大量具有新结构的铜簇的合成。虽然铜簇的结构很迷人,但是由于一价铜离子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它们的稳定性很差,这妨碍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银簇来说,它们的簇合物稳定性也很差,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低氧化态的银簇以及在低温下银簇的性能研究。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部分的工作:一、利用配体对氟苯硫醇(L1),通过简单的一锅反应的方法,在DMI(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和CHCl3溶液体系中加入双膦配体dppp(1,3-双二苯基膦丙烷)和苯甲酸银,我们合成了一个硫醇和膦共同保护的五十核银团簇:[Ag50S7(L1)36(dppp)6]·4·DMI(Ag50?solvents),并且将完全失去DMI溶剂的化合物Ag50?solvents命名为化合物1。有趣的是,在113-413 K温度范围或压力从1 atm增加到7.5 GPa时,化合物1的光学带隙均出现降低趋势,并且伴有完全可逆的温致变色和压致变色现象。我们追踪了化合物1的颜色随温度的变化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颜色由最初的黄色逐渐变为红色,最终变成黑红色。并且测试了相应的变温固体紫外吸收谱,展现出逐渐红移的趋势。对其变温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的测试分析表明在升温降温的循环过程中它的结构没有发生坍塌。接着拍摄了其晶体样品的颜色随压力变化的照片,随着压力的增大,晶体颜色由最初的橘红色逐渐变红最终变为不透明的黑红色。相应的变压固体紫外吸收光谱展现出红移的趋势。另外测试了化合物1晶体的变压拉曼光谱,对比加压前和加压后的拉曼光谱图,拉曼峰几乎保持不变,表明加压过程中晶体结构没有发生相变。二、利用配体叔丁硫醇以及相应的辅助配体2,6-双二苯基膦吡啶(L2)和3个二硫代甲酸配体:咔唑-9-二硫代甲酸(L3)、R-2-二苯基脯氨醇-1-二硫代甲酸(L4)和S-2-二苯基脯氨醇-1-二硫代甲酸(L5),通过简单的一锅反应的方法,我们成功得到了四个原子尺寸精确的银、铜团簇:[Ag10(CF3COO)4(tBu S)6(L2)2](2),Cu8(L3)4(tBu S)4(3),R-Cu8(L4)6(PF6)2(4),S-Cu8(L5)6(PF6)2(5)。其中化合物4和化合物5互为对映异构体。化合物2样品在室温下具有光致发光的性质,在36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其固态或溶液状态下均呈现黄绿色的荧光,并测试了相应的荧光光谱。化合物3、化合物4和化合物5均是八核的铜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