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具备一定英语水平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紧缺,但专业英语教学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当今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因此,本研究依据需求分析理论,以药学英语为例,探讨中医院校学生专业英语课堂参与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教师、学生等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选用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模型为框架,从目前情境、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三个层面,采用课堂观测、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医院校学生主要以被动模式参与专业英语课堂,其课堂参与影响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中,学生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比如,学生的学习目的受课程性质影响重大,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也极大地受到教师因素、课程性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程度大于教学方法。因此,学校层面,建议将该类课程改为必修课,并相应增加课时数。教师层面,教学内容应当结合专业实践,保证教学材料和内容的时效性;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有效衔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既不盲目引用现代教学法,也不一味排斥传统式教学;课堂提问反馈应当真实有效。学生层面,应当端正学习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英语学习方法,结合专业内容进行学习,并培养自我主动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