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阁静力变形分析及杠杆原理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关于木结构的研究多注重于历史性和审美性,而对其本身的力学性能及整体性能的研究甚少。   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真武阁地处台风、地震多发地带,且在加固维护时结构上常常作用有较大的附加荷载,为了更好的保护该著名的古建筑,有必要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研究。   本文在真武阁建筑特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传统力学原理计算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出最大静位移(挠度)为0.99cm和最大动位移1.38cm在同一点上。特别提醒,该结构的最大安全位移为2.12cm,最大外荷载为2.1T(未引入调整系数0.8)。   (2)针对梁思成教授对真武阁古今流传的悬柱之谜评价为“杠杆结构”体系的说法,利用结构力学原理对真武阁进行力学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杠杆原理维持“量与力”的平衡。   (3)经过对悬柱力的计算与分析、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真武阁的空间杠杆体系、确定了键杆(穿梁)是真武阁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构件,必须注意检测和维护。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强度钢材在国内外建筑和桥梁钢结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的稳定性研究也越显得重要。相对于普通强度钢材的传统钢结构,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与此同
地震预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中国作为地震多发的国家近些年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在没有经历实际地震检验的前提条件下,对预警系统进行效能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在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次地震中,框架结构都发生较大范围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梁柱节点作为框
在编制地震区划图、地震动的危险性分析以及抗震设防等相关的领域,地震动衰减关系一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历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地震动衰减关系方面的理论已经日趋完善
基于压电弹性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三个问题:(1)功能梯度压电梁受迫振动稳态响应;(2)压电-弹性层合梁受迫振动稳态响应;(3)压电双晶片悬臂梁在不同静力荷载下的解析解。  
作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近年来电力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投资兴建了西电东送工程、三峡工程、电网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大型项目。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节约能源的
抗震设计中,通常要求结构必须满足地震动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荷载要求,在考虑了重力作用的情况下,往往忽视了一般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在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只有在高烈度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出来,这大大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地处地震多发区,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结构振动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供水管网的不断扩大,供水管网水质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爆管事故、管网检修甚至恶意投毒等对管网水质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供水管网水质安全预警系统
宏观震害表明,地震造成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的倒塌和工程设施、设备的破坏。由于砖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离散性较大,所以现有结构中砖砌体结构是地震时潜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