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竖向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jiangb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震设计中,通常要求结构必须满足地震动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荷载要求,在考虑了重力作用的情况下,往往忽视了一般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在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只有在高烈度区或近场的大跨结构、悬臂结构和高耸结构才考虑竖向地震动的作用,并根据经验取水平分量的1/2~2/3。近年来,随着强震记录的不断丰富和各类特种结构的大量出现,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利用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主余震共171组强震记录资料,对竖向地震动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1.总结了竖向地震作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归纳了国内外各类抗震规范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有关规定。分析和评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对结构抗震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收集整理了芦山地震的强震资料。本文收集了芦山地震在四川省4个基岩台和41个非基岩台的36组主震记录和135组余震记录。分析了强震台站所在位置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台站场址场地资料。对171组强震资料进行了分组整理和分析,对获取强震记录的台站场地进行了分类。3.统计了竖向地震动与水平向地震动的关系。本文从强震记录中提取了三个分量的震中距、峰值加速度等信息,根据加速度时程得到了三个分量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数据。统计给出了竖向峰值加速度(aVmax)和水平峰值加速度(aHmax)的比值F;计算给出了竖向加速度反应谱(SaV)和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SaH)在相同周期点T的比值P(T),对F和P(T)的数据特征以及主余震、场地条件、震中距和上下盘等因素对F和P(T)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4.统计了竖向地震动的特征参数。本文根据加速度时程给出了每组记录的放大系数谱,利用基于坐标变换的最小二乘法分段拟合的方法标定给出了设计谱,利用设计谱统计给出了平台值、特征周期和衰减指数三个特征参数。讨论分析了主余震、场地类别和震中距对这三个参数的影响,并重点讨论了竖向地震动平台值、特征周期和衰减指数的统计值。本文主要是利用芦山地震的强震资料统计了竖向地震动的特征,所得结论显然具有局限性。随着我国强震台网的密度加大和抗震设计新的要求,竖向地震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广泛重视,竖向地震动研究方兴未艾,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有所启发,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滑坡是自然界的一种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且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在工程建设中,遇见的滑坡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机理越来越复杂,其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新型组合箱梁是传统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下翼板(RC板)被平钢板所置换的一种结构。由于该类结构自重轻、施工方便,以及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因此为我国桥梁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选项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许多地震都伴有液化现象发生,液化震害已经成为地震引起主要次生灾害,因此对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受到工程界高度重视。我国抗震规范依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房屋抗震性能差,在遭受地震时损毁非常严重,震害损失惨重。震后进行灾后重建,村民建造新的抗震房屋,房屋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和改善,但新建房屋结构抗震仍存
摘要:随着高强度钢材在国内外建筑和桥梁钢结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的稳定性研究也越显得重要。相对于普通强度钢材的传统钢结构,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与此同
地震预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中国作为地震多发的国家近些年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在没有经历实际地震检验的前提条件下,对预警系统进行效能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现在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次地震中,框架结构都发生较大范围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梁柱节点作为框
在编制地震区划图、地震动的危险性分析以及抗震设防等相关的领域,地震动衰减关系一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历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地震动衰减关系方面的理论已经日趋完善
基于压电弹性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三个问题:(1)功能梯度压电梁受迫振动稳态响应;(2)压电-弹性层合梁受迫振动稳态响应;(3)压电双晶片悬臂梁在不同静力荷载下的解析解。  
作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近年来电力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投资兴建了西电东送工程、三峡工程、电网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大型项目。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节约能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