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检测我院2010年到2012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的分离状况,并进行MRSA及hVISA的SCCmec分型及agr分型研究。为临床上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一、实验对象 1、盛京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离出的420株MRSA,收集其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患者年龄、性别及耐药结果等信息。 2、盛京医院2010至2012年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40株。标本来源为全血。 二、实验方法 1、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离出的420株MRSA菌株进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患者年龄、性别及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并进行年度间的比较。 2、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测定 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苯唑西林和万古霉素的MIC,分析耐药特点。 3、GRDEtest法 使用GRDEtest法对待测菌株进行hVISA的检测。 4、多重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使用多重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SCCmec分型和agr分型。 结果 420株MRSA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62.9%。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27.4%,科室分布主要以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为主,MRSA培养阳性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占较大的比例,约占总数的3/4,且男性MRSA检出率高于女性。MRSA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基本低于10%,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保持较低水平,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不同年份检出率比较显示,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从2008年至2009年下降后一直保持稳定。MRSA中hVISA检出率为44.4%,hVISA在万古霉素MIC>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所占比例最高。MRSA的hVISA检出率明显高于MSSA。SCCmecⅢ型和agr1型是盛京医院MRSA的主要型别。SCCmecⅡ型和agr2型在hVISA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其在VSSA中的比例。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分布广,耐药性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是控制MRSA感染及减缓MRSA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盛京医院hVISA检出率较高,可能与住院患者病情较重有关。hVISA在万古霉素MIC>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所占比例最高。SCCmecⅢ型和agr1型是盛京医院MRSA的主要型别,沈阳地区SCCmecⅡ型也占较高比例,与全国性大样本研究结果一致,接下来可以深入研究其基因型。SCCmecⅡ型和agr2型在hVISA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其在VSSA中的比例。可以推测SCCmecⅡ型和agr2型与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分析MRSA菌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无论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MRSA在医院内的传播,还是对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了解MRSA的发生率、hVISA的发生率、SCCmec分型和agr分型特点,为积极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切断MRSA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预防其爆发流行,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hVISA的耐药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