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微观要素之一,具有数量多、尺度小、牵涉面广的特点,常规的设施设计及建设往往面临着布局不合理、形态单一、设施种类不完善、人性化设计不足、色彩混乱、缺乏系统性及统一性等问题。随着不断加快的社会化进程,引进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我国也逐步开始在理论界探讨现代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论,并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不过,正是由于缺乏城市系统化的建设指导与管理,对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定义概念又模糊不清,而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没有引起到足够的重视,导则了从事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参与人员对设施设计的把握程度无据可依,进而所设计的街道环境设施也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品质、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及整体性并与所在街区环境相协调,是本论文关注及研究的重点内容。设计导则作为设计成果内容的一部分,是将设计的意图和构想用文字条款和图解的形式构成的一种技术性文件。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及使用功能,针对城市建设的某一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本论文研究主要以城市规划控制和引导为目的,结合运用设计导则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制定相应的可供遵循或参考的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成果框架,以便更有效地提升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系统性、统一性及规范性。不仅对丰富和发展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改造和开发我国现代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也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论文的研究策略主要采用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在理论层面上来说,首先对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及其设计、设计导则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后,对导则编制的原则、目标体系、工作程序做了具体研究,为最终导则成果的推导提供了依据,最后系统地梳理出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成果构成与内容,明确了导则引导要素结构,从总则、通则、分则三个不同层面针对不同的引导要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根据推导出的导则对哈尔滨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作为案例展开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应用成果,以期为今后的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给予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