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已进入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更高层次联合的竞争时代,商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掌握和利用均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因此研发投入的规模、力度和有效性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无论是人才竞争、资本追逐还是资源争夺,管理者是所有经营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者,故管理者的自身素养和心理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其管理成果。以往研究大都有把管理者当作“理性经济人”这一前提假设,但是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很多学者发现管理者作为个人的非理性行为会影响企业运营,经济学研究与心理学的结合受到重视。本文以2013-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以技术创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高阶梯队理论等为基础,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非理性经济人行为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最终对企业绩效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研发投入这一桥梁对企业绩效产生的间接影响,分析这两条路径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最新的中介效应与遮掩效应检验方法,深入分析研发投入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到底是发挥中介效应还是遮掩效应,是同方向促进还是反方向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这种非理性心理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与此同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研发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促进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力度。实证结果与假设不符之处在于研发投入的大量增加对企业当期绩效的作用是负向的,并不是正向促进作用。通过中介效应与遮掩效应的检验程序以及具体效应量的报告,得出研发投入这一变量发挥的是促进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负向影响的部分中介作用,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共同使得企业绩效降低,是消极的部分中介效应;其区别于促进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的积极中介效应,也未发挥遮掩效应来抵消或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由此,本文建议控制和引导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心理,并把握好研发投入的方法、时机选择以及政策维护,才能发挥企业研发投入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