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见习是护理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临床能力的关键阶段。临床见习中的诸多因素可能影响护生的职业态度及学习动机,而适宜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和维持护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直接关系着临床实习甚至以后的护理生涯。因此,重视临床见习护生的学习动机特征,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以及护生的职业素质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探讨临床见习护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现状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使更多的子女能在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研究方法:抽取烟台某医学院临床见习护生共288人,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自行编制的护生基本情况问卷进行团体问卷调查。调查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临床见习护生的学习动机现状特点,并就调查结果与父母养育方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见习护生的总体学习动机及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得分率均在60%左右,强度偏弱。学习动机的4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能力追求、利他取向、声誉获取、求知兴趣。护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的学历层次、家庭经济收入、专业认识、城乡和性别差异。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来自较低收入家庭的本科、专科护生学习动机较强;女性护生和农村护生的能力追求动机相对较强。护生的专业认识、家庭经济收入、学历层次是学习动机的显著影响因素。2.临床见习护生的总体学习动机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呈显著性正相关(r1=0.368,r2=0.293,P<0.01),与父母亲的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及各维度得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应因子也呈显著相关;母亲拒绝否认、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对学习动机总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258,F=32.911,P<0.01),越倾向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以及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越少的护生,其学习动机相对较强;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应因子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及各维度得分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3.母亲拒绝否认、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能否充分认识护理专业、家庭经济收入、父亲过度保护、学历层次对护生的总体学习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364,F=22.854,P<0.01),进一步说明父母养育方式对临床见习护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存在影响作用。研究结论:1.临床见习护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偏弱,而且存在显著的学历层次、家庭经济收入、专业认识、城乡和性别差异。2.临床见习护生的总体学习动机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父母亲的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性负相关。3.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临床见习护生的总体学习动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而母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对其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