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统计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2)寻找听力障碍高危因素3)探讨新生儿及婴儿听力变化趋势,确定初次筛查适宜时间4)证实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对象:以2004年2月~2005年1月住我院新生儿科患儿811人为听力筛查对象,男438人,女373人。早产儿189人(<34周36人,≥34周153人),足月儿622人;剖宫产453人,顺产324人,钳产27人,臀位产7人。病种:病理性黄疸446人(TB20≥mg/dl10人),早产儿189人,高危儿111人,轻度窒息36人,重度窒息6人,各种畸形15人,颅内出血10人,其它49人。出生体重<1.5Kg12人。高危儿即出生时存在各种病理产科情况但未发生疾病需密切观察者。
研究方法:1)听力筛查及确诊:病情稳定下,足月儿3日龄后,早产儿在纠正胎龄34周以后,用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进行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者1月后复查,连续2次复查未通过者转耳鼻喉科行ABR、诊断性DPOAE、中耳声导抗确诊。2)电话抽查语言发育,以证实听力筛查结果,了解家长对听力筛查的态度。3)数据处理:记录母孕期情况、耳聋家族史及患儿各种病理状况,据有无听力障碍高危因素分层。无高危因素者为1层,1项高危因素者为2层,以此类推。记录听力筛查及诊断结果,应用EXCEL、SAS统计软件,以卡方检验比较各层各筛查阶段的阳性率以了解阳性率变化趋势及听力障碍高危因素对阳性率的影响,对初筛结果就各种听力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初筛结果为因变量,听力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同月出生为匹配条件,进行1:2匹配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