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苯胺(PANI)具有结构多样化、掺杂电导率可调、成本低等特点,在金属防腐、电磁屏蔽、二次电池、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围绕掺杂态聚苯胺开展研究,首先对聚苯胺的合成、特性、导电机理、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采用无机酸、有机酸对聚苯胺进行掺杂,分析不同质子酸掺杂后聚苯胺的性能变化,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和聚苯胺/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以一次蒸馏的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蒸馏水为溶剂,盐酸为质子酸制备了掺杂态聚苯胺。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为1.0 mol·L-1,氧化剂与苯胺单体摩尔比为1:1,室温条件下反应4h。通过FT-IR、XRD、SEM等测试表明盐酸对聚苯胺进行了有效掺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晶性。选择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磺基水杨酸(SSA)、对氨基苯磺酸(ABSA)和柠檬酸(CA)四种有机酸为掺杂酸,制备掺杂态聚苯胺。大尺寸的有机酸离子掺杂在聚苯胺的链间,减弱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聚苯胺溶解性提高。导电率分析表明:样品导电性能最好的是磺基水杨酸掺杂的聚苯胺,电导率接近1 S·cm-1。SEM分析显示出掺杂后的聚苯胺呈微米级的粒子状,且共掺杂有利于提高结晶度。制备了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聚苯胺样品在复合材料中的渗滤阈值为25%。SEM分析表明显微结构均为微、纳米纤维结构,与在预先制备好的聚乙烯醇膜上得到的聚苯胺的结构相比,水溶液中直接合成的各纤维之间粘合和聚集更明显。以聚苯胺为导电填料,环氧树脂为成膜介质制备了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防腐蚀涂层,显微结构均一,耐化学溶剂性良好,表明聚苯胺具有较强的腐蚀防护能力。
其他文献
目前,全国各地数学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含数学史料的试题,丰富了数学试题的内涵,也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认为数学史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教学中要使数学史的应
目的耳鸣是没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的声音,美国有超过5 000万人经历过耳鸣,由此可估计成人耳鸣发生率约为10%到15%。尽管耳鸣发生率非常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非常严重,
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与融合是南京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重要任务。文章阐述了南京开放大学在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沟通与融合的内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文章提出,加强学历教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提出整合人文社科资源,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培
连锁经营经历了悠久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地区、甚至公司都按照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对其进行发展与延伸。投资决策是连锁投资的重要过程,对项目投资的风险及收益起着至关重要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指标与病理的关系,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01月于我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术确
随着航空、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飞机、汽车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发动机的“血液”-燃油和液压油,它们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油液含水量是油液品质的一项重
<正>痈疖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或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溃腐流脓或恶寒发热等,病人很痛苦.对于这种疾患,一是内治,口服清
期刊
慢性乙型肝炎致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其中肝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等途径均参与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病。明确肝内胆
文章首先阐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上海、宁波等几个智慧教育先驱城市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如建立良好的教育体制保障、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