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万安山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南省洛阳市东南象限的万安山为例,对其景观格局及优化进行研究。第一,从洛阳市万安山的实地调研入手,查阅关于城市边缘区以及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文献、研究著作,并收集关于洛阳市万安山的相关资料与影像。第二,对洛阳城市的选址、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进行动态分析,探讨洛阳城区与周围山、水等自然要素在宏观上的空间关系,以及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周围山体、河流在洛阳市伊滨新区中的战略地位与产生的生态功能,探讨目前城市发展对万安山的景观格局和生态功能提出的要求。第三,参照影像与实地调查的结果,利用Arcgis建立景观格局指数数据库,对万安山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万安山的景观格局特征:农田的斑块面最积大,分离度最小,是整体景观的基质;林地在整体景观中所占组分较大,但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内缘比大,破碎度强;村庄建设用地与水域的分离度大;景观实际多样性与景观最大多样性指数相差比较大,景观分布不很均匀。第四,归纳出万安山现状存在的问题:内部结构混乱、资源匮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人为干扰破坏了万安山的生态系统;万安山的绿地景观未在空间结构上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形成联系,没有发挥区应有的生态效益;农田利用效率较低;林地结构不合理;植被资源缺乏;村庄分布分散、混乱。提出了万安山景观景观格局进行优化对策,括维护万安山的山体、河流及自然斑块的完整性、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与适建区、对建设用地进行土地置换保护农田基质、加强万安山与伊滨新区之间林网与防护林建设等,并利用植被修复、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改善万安山整体生态环境。第五,对万安山景观格局优化前后的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对比,优化后万安山的生态功能有明显的提升。
其他文献
中国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悠久、价值独特,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传承载体,它不仅承载着国家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具有形态各异的自然生态景观遗产,是中国不可再生的文
学位
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仍在进行并不断的深化,它是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基调,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第二个社会转型期。
城市更新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更新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城市老旧社区虽以其丰富的街巷空间著称,但随着时间
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重点探讨了复杂系统产生、发展、演化的问题。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系统同样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论文将自组织理论与社区更新实践结
小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次生动力。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如何以小城镇自身的资源为基础,寻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匹配发展模式,是促进小城镇人口、社会、
社会在发展,人的生活行为和居住需求也会发展和变化,城市的既有住区更需要通过更新和改造以适应变化。但是,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受长期的浮躁心态和“集权”意识形态的影响,“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结合实际、演绎和归纳的方法,对城市新城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产城一体的新城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研究。  首先,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论文的研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路面以及大量建筑物的增多,改变了城市的下垫面,地表雨水径流增大,面源污染物随径流排入受纳水体,加重了城市河道的污染。雨水花园便作为最佳雨洪管理
本文从安徽地区城市的地域文化及城市特色要素出发,在认识其本质结构及两者关系的前提下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当前城市地域文化缺失是导致城市特色丧失的最为本质的原因。所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