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过去40年城市规模的飞速扩张,当前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与职住分离现象愈加突出。事实上,此类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功能区与交通网的不匹配,城市总体规划中功能区布局与交通网规划在规划编制技术上缺乏耦合响应所致。本研究首先从我国总体规划的角度,提出总体规划需要从制度性、尺度性和功能性三个角度探讨功能区与交通网的匹配,在此基础上了构建了“出行主体—出行特征—空间匹配”的总体规划功能区与交通网匹配的技术方法。其次,基于此匹配机制,本研究以无锡新版总体规划为例,分析了无锡居民出行的通勤圈、时间特征和出行方式,划定了货运出行的交通政策分区。进而运用交通规划模型对居民各个方式的出行交通流量和货运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根据主要的交通流量走廊划分市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由此生成基于交通流量的理想的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第三,将通勤圈与理想型交通路网与功能区进行叠加分析,对问题功能区用地的用地类型和用地布局方案进行初步调整。同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功能区与交通网系统的耦合等级,以耦合水平较低的为主要调整的功能区,改善功能区内用地与交通系统指标。基于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科学地调整总体规划方案与理想状态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以期获得城市总体规划中功能区布局与交通网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和方案上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