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406507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支剪力墙是底部为框架、上部为剪力墙,剪力墙由底部框架支承的结构。框支剪力墙由于底部可以形成大的使用空间,因此,它特别适合于底部为商店、餐馆、车库和上部为住宅、旅馆、办公室的高层建筑。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是“上刚下柔”,即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大于下部楼层,不利于抗震。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截面中配置了型钢,使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大大的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截面尺寸,而且延性也大大地提高,从而成为一种抗震性能很好的结构。鉴于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困难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良特性,本文认为把型钢混凝土结构应用到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可以发挥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长处,来解决转换层结构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结构抗震问题。   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运用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一栋22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反应谱分析与地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对框支剪力墙梁式转换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较转换层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在转换层处安装了粘滞阻尼器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设置粘滞阻尼器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个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时,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由安装于底部的阻尼器所耗散,从而保护了主体结构,耗能减震效果明显。   进一步运用三维结构非线性分析与性能评估软件Perform-3D对普通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和型钢混凝土转换层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型钢混凝土构件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塑性变形,型钢混凝土转换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表现。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建筑地面的装饰越来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地面防滑问题也日益凸显,地面滑倒事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害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地面抗滑性能
动力基础设计以及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子结构分析方法中,确定基础动力刚度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实际工程中,有时需要考虑饱和地基情形。由于饱和地基上基础动力刚度求解问题的
对南京市三种典型屋面类型的屋面径流中SS、COD、TP、TN、NH4+-N、Cu、Zn、Pb、Cd、PAHs和微生物进行了21次降雨事件的现场取样监测,考查了屋面径流污染物出流规律,估算了事件
地基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之前人们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均质成层土的情况下,即假设沿着地基梁的纵轴线方向地基土是均质的。然而在
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以其通透性好、结构美观的特点赢得了广大建筑师的青睐,平面索网玻璃幕墙因索截面积小,通透性较其他幕墙形式更具优越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边坡稳定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具有一定安全储备的边坡。边坡稳定性问题的提法往往是这样:对于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边坡,需要一个多大的外部干扰因素方可将其过渡到临界状态。通
近年来随着酰胺类农药的大量使用,未被植物吸收的除草剂残留在土壤中,通过雨水淋溶、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或直接进入饮用水源,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对人类健康也存在较大的直接或
生态复合墙结构是一种耗能减震、生态节能、装配整体式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填充材料一棉秆植物纤维砌块,应用于生态复合墙结
作为工业废弃物之一的废旧橡胶轮胎,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之一。将废弃轮胎作为建筑材料,是环保利废的有效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