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蔬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不合理应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残超标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性产生极大威胁。本研究以露地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为研究对象,利用POCER模型进行农药风险评价。筛选出低风险的农药建立指导实践的露地蔬菜生产中的安全用药工作表。   (1)预测了露地蔬菜上登记的农药在使用后残留到环境中浓度。根据对露地蔬菜病虫害的调研情况,登记的防治露地蔬菜病虫害的农药品种有95种,77种农药的参数完善而成为本研究的主要评估对象。农药浓度预测结果显示,各药剂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量较低,只有毒死蜱等4种药剂残留浓度超过1.0mg·kg-1;沟渠和渗漏到地下水中的预测浓度值较高的有波尔多液等10种杀菌剂,仅甲氰菊酯1种杀虫剂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超过1.0×10-9kg·m-3;经飘移对面源水污染最重的是甲氧虫酰肼的浓度达到了407.486×10-5kg·m-3;大气中的最大的农药浓度为2.0×10-4kg·m-3:而土壤中吸附持有农药浓度有11种农药的浓度超过了1.0×10-8kg·kg-1。   (2)运用POCER模型评价了77种农药对人类与环境的风险性。农药用量越大对人类和环境的RI越高。评估结果显示,经模型的应用共筛选出低风险农药嘧菌酯等31种杀菌剂,氟啶脲等20种低风险杀虫剂。当总风险大于1.0时为高风险农药生产中不推荐应用。   (3)研究确定了各低风险农药的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与安全间隔期。结果显示,嘧菌酯、氰氟虫腙等在每季最多使用1次,苏云金杆菌、杀螟丹等最多使用2次,百菌清、虫酰肼等最多使用3次,啶虫脒最多使用4次,烯酰吗啉等可使用5次。农药在施药后,随着天数的增加,在施药后1天时预测的各低风险农药的PDI值均小于该种农药的ADI值,考虑到农药的使用不当和局部残留量大,安全间隔期至少为3天。   (4)应用农药风险评估技术,建立了我国露地蔬菜生产中安全用药工作表。结合各低风险农药建立的用药表,对露地蔬菜上发生的霜霉病、软腐病等15种病害,小菜蛾、菜青虫等5种虫害的防治药剂、用药通用名、药剂剂型、安全间隔期、施药方式及剂量进行了详细阐述,使用药表具备了指导实践合理用药的功能。   (5)建立了我国出口胡萝卜生产中安全用药工作表。应用于胡萝卜的低风险农药中嘧菌酯、百菌清、乙烯菌核利在胡萝卜中的预测浓度超出了日本对胡萝卜制定的农药MRL而不符合建表要求。建立的出口胡萝卜安全用药表,明确了异菌脲等12种杀菌剂用于防治胡萝卜菌核病、白绢病等8种病害,吡虫啉等7种杀虫剂用于防治菜螟及地下害虫。   本研究达到了对我国露地蔬菜生产中指导安全使用农药及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的目的,对我国农药的风险性评价具有指导的意义,为出口蔬菜产业的发展与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这是一幅刊登在《郑州广播电视报》上题为《滴流电视》的漫画。一位患有“电视症”的病人正躺在病床上打“电视吊针”。被褥上印有“十”字。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只要与医疗有
某道路工程在软基处理中,选用挤密砂桩进行施工,使桩和桩间土之间形成复合地基,进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文章对该道路工程软基处理中所用的砂桩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在新闻写作中,篇幅最小、最有趣味的文字,恐怕应该算是“花絮”了。然而,花絮的写作往往不被人重视,在很多有关新闻写作的书中,都没有把这类体裁列入解说的范围之内。可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水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得跨流域调水日渐迫切。在跨流域调水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简述了跨流域调水的主要特征
坚硬顶板是指煤层顶板岩石强度和弹性模数高、节理裂隙不发育、厚度大、整体性强、自承能力强的顶板。煤层开采后顶板大面积悬露而不垮落,工作面初次及周期来压步距大,顶板来压
随着营改增全面实施,整个建筑业的税收征收模式发生巨大改变,促使整个工程造价系统形成新的计价模式,从而规范建筑市场,使整个行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营改增,阐述了营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必要性,然后就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着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
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建筑物,称为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小品除了能够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还能够让游人从中获
BXL_1—200/400K型相敏过流保护器是原煤炭工业部“七五”科研攻关项目,由煤炭科学总院上海分院研制,浙江温州状元矿山电器厂试制。经大同矿务局和焦作矿务局半年多的井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