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血清和横突肌组织匀浆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双侧“委中”穴干预,针刀+电针组则同时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治疗。造模后第28天取腹主动脉血和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肌组织中IL-1β、IL-6、IL-8. IL-10. TGF-β、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血清及肌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模型组兔血清和肌组织中IL-1β、IL-6、IL-8、IL-10、TGF-β、TNF-α的含量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兔血清和肌组织中IL-1pIL-6、IL-8、IL-10、TGF-β、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治疗组之间(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血清和肌组织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TGF-β)均有强力的下调作用,说明针刀松解法能够有效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减轻模型兔横突局部的炎症反应,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  从临床观察中医药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脂代谢、微炎症反应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确定其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微炎症反应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优势性,为提高维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数学的好习惯.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数学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这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效地构建初
课堂教育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因此作为基础课程的小学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素质潜能,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建和谐氛围,提供创新机会  宽松、和谐、自主的教育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表现、乐于创造。
期刊
1980~1988年,美国煤矿的平均采煤效率提高90%,从每人·小时2短吨提高到3.9短吨。露天矿的采煤效率比井工矿井的高1倍 From 1980 to 1988, the average coal mining efficien
据美国《采矿工程》杂志报道,科尔-罗彻斯特(Coeur—Rochester)联合公司正采用新的溶液处理法来增加金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新的操作方法要求降低溶液向矿堆的添加速率,这
我矿选矿车间运输皮带机的减速机原先都采用HJ-30机械油作润滑剂。使用这种润滑油每个减速机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油现象。而且每年需要更换1次油品,既浪费了润滑油,又影响了文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并将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手段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联合奥沙利铂+5-Fu/CF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后辨证为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细胞因子、血清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中医药配合大肠癌术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