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对TiN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真空离子镀环境下靶电流之本质是真空腔内电子由阴极(靶材)向阳极迁移的通量,及在dV/dI>0向dV/dI<0转变过程中,由阴极靶材至阳极腔壁的电子迁移通量单调增大,而阴阳极间电位差则表现出先增后减的非稳态规律,提出了采用高频脉冲电源控制模式将气体放电伏安特性维持于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过渡的非稳定临界微弧状态,实现镀料粒子脱靶机制由“级联碰撞”向“碰撞+热发射”转变,并分别在正反欧姆区间不同靶电流密度及不同放电区域条件下沉积TiN薄膜,采用SEM、XRD、纳米压痕仪、自动划痕仪、摩擦磨损实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检测方法,研究气体放电不同伏安特性对薄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  实验发现:随着靶电流密度的增大,无论是正欧姆区间的电压与电流同向增大,还是反欧姆区间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薄膜沉积速率均为单调增大,对应最大靶电流密度的沉积速率为192.73nm/min。对不同伏安特性下薄膜的硬度、膜基结合力、磨损率及耐蚀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即使是相同的沉积层厚度,薄膜硬度及膜基结合力也表现出与沉积速率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随靶电流密度的增大单调增大,对应最大电流密度的硬度和膜基结合力分别为25.9 GPa、23.5 N;薄膜的磨损率明显降低、耐蚀性显著提高。组织观察发现:当伏安特性由dV/dI>0转变为dV/dI<0时,薄膜剖面组织由以垂直于界面沉积生长为主逐渐转变为多方向生长方式,生长柱杆间的致密度随靶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得到改善。  对比研究了处于不同放电区域的直流溅射离子镀、多弧离子镀及微弧离子镀所沉积薄膜的组织异同点发现:与直流溅射离子镀所沉积薄膜表面多由棱角分明、界面清晰的锥形颗粒结构组成、锥状组织之间夹杂着许多空洞及剖面柱杆粗大相比,微弧离子镀所沉积薄膜表面具有“弧状过渡”的界面特征,剖面柱杆明显细化;与多弧离子镀沉积薄膜表面存在明显的凝固状液滴特征和剖面具有沉积过程中液滴凝固架空空洞相比,微弧离子镀沉积薄膜的表面形貌仍基本保持“沉积一结晶一生长”的原子堆积增厚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气体放电伏安特性引入微弧放电区间,同时规避了直流溅射离子离化率较低、所沉积薄膜柱杆粗大及棱角分明易引起应力集中致薄膜脆化和多弧离子镀薄膜因夹杂液态融滴粗化表面、易致基体回火等不足,有望成为新一代的离子镀技术。
其他文献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期刊
Laves相TaCr2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高熔点、高温强度高、高温抗氧化及抗蠕变性能好,极有潜力成为航空发动机用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然而严重的室温脆性是阻碍它实现工程应用的主要
全球气温变暖形势严峻,甲烷(CH4)作为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较大的增温潜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湿地作为甲烷最大的自然排放源对甲烷的排放量贡献显著,为揭示环境条件变化对湿地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机理,深入探讨湿地碳源、碳汇功能转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选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湿地——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区域,围绕不同影响因素对湿地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及不同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结合江西省土壤元素的分布
管道直饮水是中国提升饮用水水质的快捷途径,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天津梅江管道直饮水厂建于1999年,为国内较早建立的大型示范性直饮水厂,供水人数达到6万人。水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碳纳米管(CNTs)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独特的微观结构,极大的长径比和比表面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复合材料中,添加少量CNTs就可以对体系的综合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关于CN
纽约时间2014年3月13日,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CAA)与美国Artnet全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在纽约成功举办。纽约的初春咋暖还寒,在零下
本文应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3种不同浓度重金属溶液条件下的基质材料、pH、磷酸氢二钾对重金属铜、镉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模拟生物滞留装置对其去除重金属铜镉的效果及淋溶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应用化学平衡模型Visual MINTEQ分析了Cu-Cd-KH2PO4体系中化学反应及沉淀生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量和磷酸盐对重金属吸附有促进;pH对铜镉吸附率有着较大影响,pH在6-8的范围内,
海洋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前者着重分析海洋环境各介质中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和浓度;后者主要分析环境生物对污染物的反应程度。这两类方法
本文首先对不互溶纳米金属多层膜中由扩散引起的微结构演化进行了模拟,建立了较高温度下各向异性多层膜的微结构演化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首先提出了多层膜阶梯堆垛构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