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协议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它具有自组织性、动态性组网、高容错性等优点,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在WSN的众多应用中,移动目标跟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对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当前WSN研究的热点之一。动态跟踪组是WSN目标跟踪应用中的较为常用的跟踪方式,但该方式下簇头的能耗较大,而且簇头失效易导致目标丢失。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动态簇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动态簇中设计了一种新的节点状态:辅助节点。辅助节点负载了传统簇头的主要计算任务,使得簇头负载减轻,簇内负载更加均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双节点协作目标跟踪协议TNCT,该协议对改进的动态簇结构的构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簇头和辅助节点的选择提供了具体的规则,对簇头和辅助节点的职责进行了重新定义,通过簇头和辅助节点实现双节点协作目标跟踪算法。为提高跟踪精度,辅助节点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算法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估计和预测。针对目标变速问题,本文给出一种采样周期自适应算法,即动态跟踪组依据目标当前运动速度,并结合目标变速幅度动态地调整跟踪组的采样周期。在目标加速时缩短采样周期从而降低目标丢失概率;在目标减速或静止时延长采样周期从而降低网络能耗,增强了跟踪算法的自适应性和能效性。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跟踪组中簇头或辅助节点失效所造成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轻量级跟踪组容错机制,该机制通过对簇头和辅助节点进行容错处理,实现簇头失效时的快速移交,并降低了目标丢失概率。最后,本文采用OMNET++仿真工具对TNCT协议进行了系统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TNCT协议下跟踪系统在保持较高跟踪精度的前提下,网络能耗更加均衡,目标丢失概率大大降低。
其他文献
在全球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换的便利产生了信息安全的诸多隐患,其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传统密码学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信息安全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要求。信息隐藏可以利用载
Ad hoc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无线网络,具有多跳、自组织、无中心等特点。由于Ad hoc网络组网快捷、灵活,且不受固定基站束缚,使它十分适合于军事或一些紧急场合的应用。然而Ad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在电信、航天、军事等关键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对军事领域的信息系统提供可靠性保障,需要研究和设计高效的失效检测系统。相比普通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XML因其具有自描述性、可扩展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各领域描述数据的标准。然而由于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产生了大量异构的XML数据。为了屏蔽各数据
物联网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高度自治的分布式智能系统。物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应该具备可以让用户透明地获得及使用物理环境数据与分布在环境中的计算资源的能力。同时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遥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扩展。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同工作,完成指定的任务
本文分析了基于Java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概述了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软件和相关核心技术,对项目的数据加密及项目文件安全进行了简单论述,对自动试卷生成算
广播加密以其快速获取、传输、处理并分发信息等优点,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均有着广泛的运用。然而,由于空间信息网是由多个异构的自治安全域组成的,不同自治安全域存
模型驱动架构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是一个软件开发架构,它将软件开发由代码层抽象到模型层,提高了软件的抽象层次。MDA的系统开发流程为: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与
本文以面向商家的托管式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为应用背景,结合面向服务架构SOA、Mediator/Wrapper数据集成框架技术和Agent技术,深入研究了TAR(任务-代理-资源)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