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蒲松龄俚曲的艺术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用当时在当地流行的时调和俗曲,使用曲牌联缀形式写出了十五种俚曲作品,就是蒲松龄俚曲。蒲松龄俚曲采用淄川方言和白话的口语写成,这是他对音乐发展和推动俗文学做的重大贡献。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曲牌,在其家乡山东历经三百年还久唱不衰,被誉为是明清俗曲活化石!蒲松龄在继承前人的文学和音乐基础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以前用南北曲的联套曲牌的形式,改为俗曲。语言贴近生活、生动活泼,曲调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蒲松龄俚曲的曲调选择和曲牌应用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表达的需要出发,依照传统的创腔中依字行腔原则,运用当地淄川方言和曲调密切结合,展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山东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言;第一章、蒲松龄生平和创作条件;第二章、蒲松龄俚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三章、蒲松龄俚曲的音乐形态;第四章、蒲松龄俚曲的艺术价值;结语。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蒲松龄俚曲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第一章中,首先简单的介绍了蒲松龄生平及其俚曲,之后就蒲松龄在怎样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创作的俚曲进行了详细分析。蒲松龄俚曲的出现跟当时社会上出现和流行的音乐环境有关,这也和蒲松龄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百姓的疾苦有关系,是他毕生音乐才华的写照第二章,阐述了蒲松龄俚曲的题材来源,其来源广泛,如通过神话、聊斋志异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等改编而成的。在蒲松龄俚曲中对黑暗官场的揭露、揭露社会的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反映人民的困苦生活、赞扬英雄等做了详解的阐述。第二节中对蒲松龄俚曲的艺术特点,在说唱性、人民性、讽刺性、喜剧性这几点上做了论述。第三章,对蒲松龄俚曲的音乐形态进行论述。在蒲松龄俚曲的音乐结构中,蒲松龄俚曲所具有的特点,在回套结构和联套结构中做了分类,并举例蒲松龄俚曲中的作品加以论证。在第二节对蒲松龄在蒲松龄俚曲中体现出其音乐审美做了阐述。第四章,总结了该论文研究的意义,并在阅读大量资料同时,总结出了蒲松龄俚曲的艺术价值,包括在历史、文人思想解放、淄川音乐发展等多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其他文献
煤层群开采时经常会出现下层巷道与上层煤柱交叉、重合现象,由于煤柱对载荷的向下传递作用,将对下层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造成影响。首先根据弹性理论分析了煤柱集中载荷在底板
本文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飞秒激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三维光存储的研究和THz辐射脉冲的产生与探测的研究。 将一束能量为亚微焦量级,中心波长为800nm,脉冲宽度为150fs,重复频
本文研究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并通过这一研究,提出对关中地区经济衰落从而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新见解。 本文的论述分
理想的存储材料一直是体全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光致聚合物有着很好的全息性能,是高密度全息存储最有希望最先获得突破的材料。国内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成熟的产
伴随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市场化和劳动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妇女特别是城镇妇女更多地承受了结构重组和体制改革的负面影响,非自愿离岗者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导游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文分析了涉外导游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措施,以达到两种文化的沟通和理解,使导游顺利地完成
<正>家人团聚、亲友来访,丰盛的家宴为喜庆节日增光添彩。很多人过年时还要出去聚餐。如今饭馆里的饮食多油腻,很容易使胃肠在短期内负担加重,大量脂肪摄入还很容易造成体重
期刊
经济政策是一国政府对本国经济实行有效干预的具体体现。要使经济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除了应有不断的市场机制以外,政府还必须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本论文拟从20
小体积、高性能成为当今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决定了时钟频率将越来越高,同时信号上升时间也将越来越短。在低频情况下,由互连线引起的寄生效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很小,但是
传统会展因其时空限制、高成本、展出内容受限等缺点饱受人们诟病的同时,网络科技会展作为一个涉及电子商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多角度综合性课题,引起了政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