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尿液流式细胞仪UF-1000i尿液细菌计数的比较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与尿液流式细胞仪UF-1000i两种方法对尿液细菌计数的基础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尿路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麦氏比浊法对标准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和ATCC29212(粪肠球菌)进行细菌计数,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以及吸光度和细菌浓度的关系。2.采用煮沸法、碱液煮沸裂解法,氯仿提取法对标准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和ATCC29212(粪肠球菌)进行细菌DNA提取,并应用FQ-PCR法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分析。3.将标准菌株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和ATCC29212(粪肠球菌)制成不同浓度菌悬液(活菌和死菌),应用FQ-PCR法和细菌培养两种方法对尿流式细胞仪UF-1000i尿液细菌计数进行性能评价。结果:1.在麦氏浊度0.4-0.8范围内,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吸光度(625nm波长处)和麦氏浊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浓度为108CFU时,在波长为625nm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163和0.155,麦氏浊度二者都为0.5。2.三种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DNA的提取效果相同;对粪肠球菌,煮沸法经PCR扩增未见对应的扩增产物,氯仿提取法和碱液煮沸裂解法提取DNA的效果相同。3.UF-1000i对两种菌检测的线性范围均在103-107CFU/ml,铜绿假单胞菌重复精密度CV在12.72%-19.46%之间,培养法为25.1%;粪肠球菌重复精密度CV在14.49%-15.57%之间,培养法为23.0%。UF-1000i和培养法对细菌计数测定无显著差异(p>0.05);FQ-PCR法对两种菌检测的线性范围均在106-1011CFU/ml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的重复精密度CV分别在11.38%-19.76%之间、12.86-23.28之间。FQ-PCR法和培养法对细菌计数测定无显著差异(p>0.05)。对死菌的检测,UF-1000i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的准确性分别为78.9%和94.7%;FQ-PCR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的准确性分别为81.5%和98.4%。培养法对两种菌检测的准确性为0%(不能培养出死菌)。结论: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作为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快速计数的方法。2.煮沸法、碱液煮沸裂解法,氯仿提取法三种方法均可提取铜绿假单胞菌的DNA;碱液煮沸裂解法,氯仿提取法可提取粪肠球菌的DNA,且碱液煮沸裂解法可提取更低浓度菌的DNA,煮沸法不能提取粪肠球菌的DNA。3.UF-1000i对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计数的性能稳定,精密度高于细菌培养法和FQ-PCR法;准确性和FQ-PCR法、细菌培养法无显著差异,且可以准确的对死菌计数。
其他文献
我国有一些养猪场的母猪配种分娩率比较低,这个问题对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养猪业很重视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中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师面对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从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开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畜产品的消费近年来一直呈飞涨趋势。畜产品在极大了丰富人们生活需求、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引
近些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管理却没有跟上,使猪病发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猪气喘病虽然没有较高的死亡率,但其传染性很强,会使染病猪的饲料利用率变低,生
期刊
七台河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新兴工业城市,辖区总面积6221km,辖1个县、4个区、17个乡镇、220个行政村,总人口92.7万。南与鸡西市、牡
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是一种新近提出来的成像雷达体制,它结合调频连续波与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分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从频谱的角度进
本文作者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本文中分析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认为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观性理解,有助于形成良好
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变革。面对网络环境,教师应该了解和研究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新特征,了解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了解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应有的转换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版权法面临极大的挑战,版权法从保护作者权逐步向平衡使用者、社会和国家利益转变。本文从澳大利亚现行版权法改革切入,阐明版权权利限制在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