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驱动器驱动的手部康复外骨骼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部康复外骨骼是一种应用机器人技术来辅助中风病人进行临床医疗康复训练的设备,它主要用于帮助手外伤或者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病指各关节的弯曲、伸展等运动功能。但目前市场上、国内外研究机构研究的手部外骨骼大多以刚性结构为主,存在重量大、柔顺性较差等缺点,难以满足康复人群的需求。首先根据上述现状,在对人手关节结构及运动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套用于手部康复训练的外骨骼系统。结构上该外骨骼由屈曲、内收和伸展这三种类型软体驱动器组成,驱动器的组合配置可以实现对手指关节张开闭合的双向驱动,多段屈曲驱动器的设计可以使外骨骼对手指提供更多自由度的康复动作。手背部驱动器之间通过硬质材料连接,并通过姿态传感器检测关节运动角度。论文完成了手部外骨骼的具体结构设计,并对三种驱动器的结构参数、布局方式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接着通过理论建模和ABAQUS有限元仿真对驱动器中硅橡胶气囊的几何形状及其他配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驱动器达到最优致动性能。分别对外骨骼中三种软体关节和手穿戴结合时的静态助力模型进行分析。然后搭建了外骨骼的控制系统,其中硬件平台主要包括由气源、气管通道、电磁阀组和软体驱动器组成的气压回路,以及由单片机和传感驱动元件组成的控制电路;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实现数据采集通信和PID控制输出PWM波占空比的下位机程序,以及可以处理数据和发送控制命令的上位机程序。最后,根据外骨骼中软体驱动器对手指关节的驱动形式,分别搭建了三种软体驱动器的测试平台,通过实验测试了每种驱动器的静动态特性,并对静态理论模型误差做出分析。通过对正常人手穿戴外骨骼的康复训练实验,验证了外骨骼在指定关节康复训练和指定康复动作两种模式下的对手指的康复动作训练效果。
其他文献
例1:外伤性癫痫患者,女,8岁,学生,济南市人,1971年11月28日初诊.其母代诉,抽风发作5年,发现近视3个月.病儿3岁时在街上玩耍,被人用石头打伤了头部,当时曾昏倒,之后即经常有抽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茶叶包装印刷设计带来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而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茶叶包装印刷设计当中,对于提升茶叶包装印刷设计工作的效率以及茶叶包装印刷设计作品的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来提取桑椹果醋中的风味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然后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对其化合物进行鉴定,最后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脑性瘫痪(CP)并发智力落后(Mental Retar-dation,MR)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