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垃圾不断增多,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也日渐饱和,全国不少地区逐渐都开始了垃圾焚烧项目建设。但是,随着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公众对垃圾焚烧厂建设运营是否对身体健康、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感到恐慌,进而产生邻避情绪,更甚者引起“邻避冲突”,对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要有效控制邻避冲突发生的风险靠事后补救应对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事前防控,而事前防控工作的核心则是环境宣传教育。 环境宣传教育对邻避效应的防控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邻避效应,从文献分析入手,对国内外“邻避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分析;对国内垃圾焚烧项目“邻避效应”的研究现状、成因与对策进行了文献梳理与分析;对科普教育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文献梳理与分析,归纳总结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中“信息公开”、“科普教育”、“公众参与”这三个重要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杭州市九峰环境能源项目”的案例研究,对垃圾焚烧项目中的邻避冲突根源进行描述梳理,从环境宣传教育视角分析了垃圾焚烧项目邻避效应产生的成因,对三个重要要素进行了验证。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环境宣传教育对邻避效应的影响模型,并设计了问卷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三个重要要素对邻避效应的影响效果结论:信息公开、科普教育、公众参与共同作用时可以有效降低邻避效应,其中科普教育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信息公开其次,公众参与稍低。 最后,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科普教育、完善信息公开、强化公众参与”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