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被誉为“中国奇迹”。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能源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以及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伴随着煤炭、石油等碳基能源的消耗,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环境问题接踵而来。我国作为碳排放的大国,面临严峻的气候问题。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因素正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我国的发展正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协调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经济发展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理论方面,在内生增长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包含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通过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经济能够突破能源、环境因素的约束,存在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同时生产、消费也有最优增长率;又由于假定存在临界生态阈值,理性的消费者会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注意提高环境的质量,也会注意对能源的适度开采。此外考虑到,碳排放是大气浓度增加的重要成因,我们构建了包含碳排放与能源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模型的求解发现,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清洁能源的研发,可以使得能源、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其次,实证方面,采用了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能源、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体影响。就全国地区的样本回归结果表明,能源的存量越是丰富,就越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我们应积极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来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从实证结果来看,碳排放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应,与经济增长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然而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因而低碳经济依然是我们的发展导向,加大低碳技术的应用来减少碳排放;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投资对人才的产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应积极鼓励教育投资,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努力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此外,考虑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异,本文还对这两个地区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能源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近一步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 亲自推进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深度实施,从城市规模大小和经济发展前景来看,川渝城
电信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对电信从单一的通话需求到更多的服务的需求。电信增值业务是电信技术和
全面小康是我国发展的既定目标,改革开放已使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但还有部分人民处于贫困之中,产业扶贫是使贫困人民脱离贫困的一个长效机制,但在当前的产业扶贫之
本文通过对大型国有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现状分析,特别是站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城市供水是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的特殊行业。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包括城市供水业在内的市政公用行业打破垄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时代的必然。本文运用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从秦皇岛供水业实际出发,围绕水价机制、企业运营机制、政府监管等核心问题,提出了秦皇岛城市供水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本文通过财务分析剖析了秦皇岛市原国有供水企业经营状况,揭示出产权制度改革的迫切性;在对原国有企业管
中国铁路是国民经济的支撑行业,它作为联结全国城乡的纽带,对于改变中国资源分布、工业布局以及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拉动经济、扩大内需、带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