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铌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铌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在锂离子的脱嵌过程中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变化很小,可逆性较高;并且其充/放电电位在1.6V左右,循环过程中不易产生SEI膜和锂枝晶;相比同电位的Li4Ti5012表现出更高的比容量,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新型负极材料。然而,钛铌氧化物存在着离子和电子导电率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的提高。我们发展了 Ti2Nb10029新型负极材料;并对Ti2Nb10029进行了碳包覆的改性研究;设计了 TiNb207纳米颗粒构筑的多孔球结构,探讨了其电化学性能与结构的关联性。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利用固相反应制备了 Ti2Nb10O29新型负极材料。其钛铌比不同于常见的TiNb207,结构中钛含量减少导致共棱的切变结构减少,更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同时锂离子嵌入的活性位点增多,容量增加。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2Nb10O29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库伦效率可达到94.2%(0.1 C);在10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800次循环以后,放电比容量还稳定在144 mAh/g,而且晶体结构依然保持稳定;另外在快充慢放的不对称倍率性能测试中,电流密度从2C增加到20C时比容量损失很少。另外,将Ti2Nb10029材料作为负极跟正级材料磷酸铁锂组装成全电池,其在1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以后,比容量仍然稳定在100 m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利用乙炔热解碳对已合成的Ti2Nb10O29进行包覆修饰,制备出Ti2Nb10O29/碳复合材料。碳包覆能够改善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进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因此Ti2Nb10029/碳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相较于未包覆的Ti2Nb10O29材料均有一定提高。Ti2Nb10029/碳复合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6%,经过50次循环以后的可逆比容量稳定在245 mAh/g。3.发展了溶剂热反应,制备出由纳米颗粒构筑的TiNb207多孔球。结合微纳化和多孔结构的优势,不仅缩短了锂离子的传输距离,而且增加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进而提高了 TiNb2O7的电化学性能。这种独特的球形多孔纳米材料首次库伦效率达到94%;在5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以后可逆比容量还能稳定在160 mAh/g,相当于每次循环仅有0.0033%的容量损失率,并且形貌结构保持完整;在50 C电流密度(19.8 A/g)下,可逆比容量稳定在167 mAh/g,与钛酸锂材料的理论比容量相差不多;另外,在快充慢放的不对称倍率性能测试中,当电流密度从1 C增加到50 C,可逆比容量仅从277 mAh/g降低到243 mAh/g。
其他文献
经前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在阐述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对该病的治疗进展,并展望其未来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孤立性小腿肌间静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扩散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创新,但传统汽车在长期发展之后形成了社会系统的“锁定”,使得新能源汽车难以突破。本文以多层次模型分析社会系统创新过程,从社会技
在移动互联时代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极大程度地体现,特别是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民,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充分满足,更偏向于追求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更重视消费带来的体验感。通过对消费场景的洞悉,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体验。微信朋友圈广告以消费者为中心,立足于用户场景,匹配用户需求,成为了移动互联时代广告业的新标杆。本文根据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发展趋势,结合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具体案例,以传播学、营销学和广告学
随着国内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管局作为其重要的管理部门,需要适应并且能及时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目前,空管局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应对各种项目的集中式建设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流失的危险,不可或非,服装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构成元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藏族则是其中最为
循环经济,一头连着资源循环利用,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保护,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发展迅疾的产业形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垃圾分类后的可用物增
为充分挖掘QAR数据中所包含的大量原始监控数据,检验ACARS报文的可靠性,更好地协助航空公司进行飞机和发动机的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对发动机稳态报文DFD的报文结构进行了解析
<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随着课改的推进,给学生提供学的支架,达成"学为中心"的目标已成为共识,因此数学课堂中常以"问题链"为支架与载体,促进学
研究目的:人体的运动具有复杂性,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早已认识到运动协调能力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性,通过文献资料的查找可以发现,很多学者都对儿童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发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