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的方法,观测萘乙酸对肝细胞增殖活性、PCNA、Caspase-3、Bcl-2、血清丙二醛含量、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小鼠体重、肝脏体重比等指标,探讨萘乙酸对肝细胞增殖与凋亡作用和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1体外实验:将正常小鼠肝脏匀浆后制成肝脏细胞悬液,分别加入浓度为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的萘乙酸培养24h,用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活性;取肝细胞细胞悬液分为正常对照组、50μmol/LNAA组和100μmol/LNAA组,培养3、6、12、24、48h,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2.体内实验:体重18-20g健康昆明小鼠50只,雌雄各半,于本实验室适应性喂养5天后,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共5个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饲料中加入萘乙酸的剂量分别为5000mg/kg、1000mg/kg和200mg/kg;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阳性对照组于实验结束前3天,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一次。各组动物均自由进食、饮水,实验周期为4个周,眼球取血处死小鼠。用MTT法检测肝细胞增殖活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肝组织的PCNA、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用天平称小鼠体重和肝脏重量等指标。结果:1体外实验结果:肝细胞体外培养24h,100μmol/L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874±0.004和1.071±0.0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同一作用时间点,随着NAA剂量的增加,50、100、200、400μmol/L NAA组的肝细胞增殖活性依次降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50、100μmol/L NAA组的肝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结果表明NAA对肝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2体内实验结果:(1)肝细胞增殖水平: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肝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794±0.019和1.055±0.019,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剂量NAA组PCNA阳性表达率为11.2%,正常对照组为33.1%,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肝细胞凋亡水平:高、中剂量NAA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9%和8.2%,正常对照组为6.3%,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1%和31.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MDA和GSH-Px水平:丙二醛含量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19±0.24 nmol/ml和9.17±0.17 nmol/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98.95±10.61 NU/ml和1190.20±14.78 N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体重和肝脏体重比:实验28天后,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高、中剂量组小鼠体重分别为14.96±0.83和31.48±1.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肝脏体重比分别为117.73±5.36和48.18±5.39,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萘乙酸对小鼠肝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肝细胞PCNA表达水平。2、萘乙酸能够抑制Bcl-2表达水平,并可促进肝细胞Caspase-3表达,诱导肝细胞凋亡。3、萘乙酸能够抑制肝细胞增殖并促进肝细胞凋亡,可能是由于萘乙酸能够诱导机体自由基产生和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从而导致肝脏的氧化损伤引起的。4、萘乙酸能够使小鼠体重减轻,并提高肝脏体重比,进一步说明萘乙酸对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并能引起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