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不确定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5667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应计项目,和银行财务信息透明度和经营稳健性密切相关。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2018年间经济政策不确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增加;相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经济政策不确定对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更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抑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盈余管理行为,且该抑制作用仅在银行盈利较好时显著,相对盈利较低的银行,经济政策不确定对盈利较高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更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多采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日常事务,出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会产生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为了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的问题,股权激励制度应运而生,这一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应用较为成熟,可以很好的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减少代理成本。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效果却参差不齐。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一方面肯定了股权激励实施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创新水平的稳步提升,根据《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指数已上升至第14位。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的发展方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状况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依旧按前四十年的发展方式继续下去,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股价的大幅波动一直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股价暴跌所引发的股价崩盘风险,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财富和国民经济,还使得股市的资本配置功能受到损害。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管理者通过盈余操纵和隐藏不利信息等自利行为对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负面影响的积累,这将导致不利信息的释放和股价泡沫的破灭,最后触发了股价崩盘风险。股权激励被提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它通过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或期权等方式,使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连续数年下降,“十三五”期间,以推进供给侧改革而进行的产业体系调整对银行业造成极大冲击,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呈不断上升之势。S银行于2007年3月挂牌成立,是最年轻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身为S银行的一级分行,近年来信贷业务发展十分迅速,贷款余额和新增贷款市场占有率均列省内同业前茅,不良贷款率低于同业的平均水平。因为供给侧改革、利率市场化以及银行业竞争的持续加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一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被作为法律条款写进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法定代表人”即为其中极具特色的制度之一。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厂长负责制度的现代沿革。《民法通则》(2009)赋予法定代表人可以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权力,是法人的负责人。而法定代表人之所以普遍认为具有中国特色
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至2012年,我国享有一段长时间的经济繁荣时期,GDP长期处于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速状态。伴随高增速经济发展同在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社会融资爆发式增长,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中之重,银行业长期作为社会间接融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享受了长达数十年的政策与社会红利。在资产规模与利润水平双双飞速增长的背后,是一系列诸如影子银行泛滥、贸易圈型违规互保、利润至上经营目标之类的金融乱象与
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投入资金大、开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因此,金融机构在提供房地产项目贷款时,为最大程度的保证贷款资金安全,会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具体实践中,金融机构采用的风险防控措施形式多样,并贯穿贷款项目的整个流程,包括前期风险的识别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中期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以及后期风险防范措施的评价和优化。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各金融机构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的风险防范现状,再从资产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汽车市场出现了28年来首次销量负增长,随着我国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全面退出,宏观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国外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我国汽车企业短期内承受压力加大。采购作为生产制造的开始,采购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企业利润。汽车企业采购工作繁重,采购物料品种多、环节长,在采购环节中有着许多潜在的风险点,这也成为对采购业务加强内部控制的
为深化供给侧改革,降低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并在后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落实政策的实行,然而在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落地难”现象。即便是已经落地的项目,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明股实债”、债权定价机制不透明、以及机构投资者战略性进入疲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目标企业在实施债转股后,依然无法达到政策文件中的预期目标——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完善
融资租赁作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在制造商、资本市场、需求方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中国融资租赁业相对较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近40年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快速发展、问题凸显、市场整顿,目前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融资租赁交易额已达到世界第二水平,但是融资租赁渗透率仍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融资租赁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1+3+7+1+6”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中国相继成立,不仅在政府职能、市场运行等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