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 (Thunb)Nakai)为菊科(Compositae)小苦菜属(Ixeris (A.ray) Tzvel.)多年生药用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解痉镇痛、凉血消肿、保肝抗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痢疾肠炎等多种疾病。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东、西南地区,资源丰富。中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复杂,总黄酮和总三萜为主要有效成分。本文系统的研究中华苦荬菜生长发育规律、光合生理特性,优化中华苦荬菜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总黄酮、总三萜的动态积累规律。为中华苦荬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中华苦荬菜物候期的观测,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萌动期、出苗期、营养生长期、现蕾期、花期和果实成熟期6个生育时期。定期取样测定中华苦荬菜生物量,结果表明:中华苦荬菜在整个生长季节根长、根粗及根生物量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地上生物量积累呈“S””型曲线,营养生长期快速增加,6月上旬盛花期达到顶峰。通过对中华苦荬菜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不同时期的中华苦荬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日变化基本一致。不同时期净光合速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具有“午休”现象,“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素造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法、微波法、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对各方法的最佳工艺优化整合并进行得率比较,确定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和总三萜的最佳提取方案是超声波提取A2B3C3,即工艺条件为80%乙醇,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该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准确率,提取条件稳定,且两种有效成分的得率较高。作为中药提取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含量在苗期较少,随着生长发育含量增加,在6月7日盛花期达到峰值,之后植株进入果实成熟期总黄酮含量下降,不同时期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中华苦荬菜总三萜含量在苗期最高,随着生长发育含量降低,花期总三萜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之后植株进入果实成熟期再次下降至最低值。综合考虑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中华苦荬菜的最佳采收期为6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