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特大城市中心区开始向信息流通中心和商务服务中心转型。除了传统的商贸、娱乐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外,以金融、办公、中介等为代表的生产型服务和知识型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这些高密集的服务行业逐步在城市中心地区集聚并占据了核心的主导产业地位。与此同时,我国高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人口激增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显现,作为服务功能核心的城市中心区迫切寻求一条土地集约利用的可行之路。本文整体上立足于特大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地调研,从中心区空间角度出发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通过对国内外50个特大城市中心区的空间指标评价归纳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密切的控制指标,并以不同的指标组合形成适宜不同条件下发展的中心区集约利用理想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基于中心区“建筑-用地-交通”三层面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并以“空间形态”、“结构要素”和“服务功能”三个维度来建构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由“建筑平均高度、硬核规模比重、建设容积率、高效街区比重”等九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在对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评价中以量化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现实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集约指标的驱动机制展开的分析。通过指标数据的相关性和可控性的分析建立集约指标的综合分析矩阵并对“首要指标”和“重要指标”的不同组合形成“高层密集模式”、“混合密集模式”等六大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最后本文以现实中心区展开模式案例分析,针对不同外部环境的城市提出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六大模式的空间形态、指标特征和相应的调控策略。
本文尝试构建基于空间角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新思路;同时根据数据的回归特性分析研究集约指标驱动机制;创新性的利用指标综合分析矩阵形成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和相应的调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