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电联纺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一维负极材料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柔性锂离子电池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柔性锂离子电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负极材料成为储能领域研究的热点。对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循环性能,稳定倍率性能以及制备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的要求,本论文使用自主搭建的气电联纺设备,高效地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具有柔性的掺氮/硅多孔碳纳米纤维布。论文系统研究了氨气活化的时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添加量以及三聚氰胺和纳米硅的添加量对碳纳米纤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的配比和工艺参数。本论文以聚丙烯腈(PAN)为碳源,利用气电联纺技术得到纤维布,再经过预氧化,碳化后对不同氨气活化时间对碳纤维的影响做出研究。实验研究显示氨气活化时间30 min时,碳纤维所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以及柔性最好。在研究掺氮量前,先以一定量的聚丙烯腈为碳源,再添加一定量的石墨烯与三聚氰胺,对不同PMMA的添加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做出研究,结果显示当PMMA的添加量为PAN质量的100%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确定了最优的氨气活化时间与PMMA的添加量后,对三聚氰胺的添加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三聚氰胺添加量为PAN质量的100%时,柔性掺氮多孔碳纤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1108.9 m Ah/g,循环100次后还能保持在954.3 m Ah/g。表现出的循环及倍率性能是所有掺氮比例中最好的。为了使碳纤维的可逆容量更高,本文选用纳米硅材料作为三聚氰胺的替代品。硅材料的理论容量为4200 m Ah/g,是负极材料中容量最高的,但是300%的体积膨胀限制了硅材料的应用。因此为硅材料提供预制膨胀空间成为了关键,从柔性掺氮多孔碳纤维中可以看到纤维中存在大量微孔和介孔,这有效的为硅材料提供了预制膨胀空间。在研究掺硅量之前,先以一定量的聚丙烯腈为碳源,再添加一定量的石墨烯与纳米硅,对不同PMMA的添加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做出研究,结果显示当PMMA的添加量为PAN质量的150%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确定了最优的PMMA添加量后,对纳米硅的添加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纳米硅添加量为PAN质量的10%时,柔性掺硅多孔碳纤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1737.2 m Ah/g的超高首次可逆容量,循环100次后还能保持在985.3 m Ah/g。表现出的循环及倍率性能是所有掺硅比例中最好的。但循环稳定性不如柔性掺氮多孔碳纤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加快,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新老更替也随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更多的钢筋和混凝土,同时也造成了许多废旧的混凝土。这些废旧的混凝土如果不能进行再利
线性方程组有其明显的几何意义,这一点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提到,但对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其性质的几何背景却很少提及.以三元线性方程组为例,用几何的方法对非齐次与齐次线性方
近年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来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他们适应终身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
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快速、高效、低耗的微分析装置,可在数平方厘米的基片上制作微通道结构及其它功能单元,被广泛应用于DNA分析、免疫学测定、食品检验及航天科学等众多领域。
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它是指将计算、通信和物理过程紧密融合所形成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将感知、通信和计算技术嵌入到物理设备中
晚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由"青绿山水"到"水墨山水"的审美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以朱景玄、张彦远、荆浩等为代表的重要理论思想。这些重要的审美理论中,核心
传统的单分子DNA芯片制作技术主要依靠稀溶液铺设,有很大的随机性,即有许多DNA分子相互重叠或间距太进,超过了光学系统的分辨极限而无法观察,还有一部分基片上没有样品,难以使有限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建改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益发生的相应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这些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称为不确定因素。敏感性分析就
水凝胶材料作为是一种三维网络状多孔材料,内部可以负载治疗要素,如药物、细胞、细胞因子等。将含有治疗要素的水凝胶材料作用于组织器官等病理位置,不但起到仿生支架的作用,
经过多年"烟囱式"系统建设,重复功能建设和维护带来重复投资,企业打通"烟囱式"系统的集成和协作成本高昂,系统建设不利于业务的沉淀和发展。企业能力开放平台成为企业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