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也急剧增加。既往研究提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科学评估超重和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大样本人群随访研究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的作用。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China 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Epidemiology, ChinaMUCA)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InterAsia),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本研究共纳入13739名基线年龄在35-74岁的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按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0-27.9 kg/m2)和肥胖组(≥28.0 kg/m2)。计算四组人群年龄标化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中Log-binomial回归方法,逐步校正混杂变量,计算其他三组高血压发病风险(relative risk, R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按性别和年龄分层,使用公式[P×(RR-1)]/[P×(RR-1)+1]×100%计算超重/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roportion, PAR%)。研究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8.1年,确诊新发高血压4271例(男性2012例,女性2259例),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4.7%。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6%、30.6%、42.4%和50.8%。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调整协变量后,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RR(95%CI)分别为0.84(0.74-0.94)、1.19(1.14-1.25)和1.29(1.21-1.37)。此外,以基线-随访体重均正常为参照,基线体重正常-随访超重/肥胖、基线超重/肥胖-随访体重正常和基线-随访均超重/肥胖的高血压RR(95%CI)分别为1.31(1.23-1.40)、1.09(0.99-1.20)和1.36(1.29-1.43),提示BMI变化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总人群、男性和女性中超重/肥胖所致高血压发病的PAR%分别为8.3%、7.4%和8.8%。结论: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导致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鉴于当前我国高血压流行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现状,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将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