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与增强体的化学相容性,特别在采用液态制备工艺时,对最终复合材料的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降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和资源再利用的角度考虑,进行了生活垃圾灰渣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实验。结合XRD、SEM等分析检测手段,对制备工艺中涉及到的复杂体系反应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对目前所采用的化学反应制备复合材料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论述,基于低成本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目的,介绍了生活垃圾灰渣作为廉价的颗粒增强物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其化学相容性的研究现状。作为理论辅助分析方法,利用HSC Chemistry 5.11热化学数掘库进行多组元多相复杂体系产物、相成分的分析。实验采用粉末冶金的液相烧结方法制备铝基/生活垃圾灰渣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让原料混合物发生相应的反应或原料混合物与外加气(液)体发生固-气(液)反应以合成复合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在基体金属内原位反应形核生成一种或几种热力学稳定的增强相,以期克服铸造工艺中金属与增强相不易反应的缺点。颗粒增强物原料来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灰渣残留物。重点考察了烧结工艺中的温度、增强相含量、保温时间等技术工艺条件。在反应性分析方面,应用已有的数据库系统,对多相多组分的复杂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技术,检验了物相,观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提出了实现相成分和组织控制的工艺技术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1)烧结温度和基体与增强体的配比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2)生活垃圾灰渣颗粒增强物的加入,降低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密度,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弹性模量;(3)复合材料的性能稳定,有较强的工业和工程应用价值;在优化现有的工艺技术条件下,对实验制备的样品进行了部分性能检测。结合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对生活垃圾灰渣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性进行了分析。该复合材料有望在汽车、小机件和电机等民用工业上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