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及我国的借鉴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使发达国家日益关注贸易引发的国内调整问题,采取何种方式对受贸易不利影响的企业和工人进行经济调整成为各国实施自由贸易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制定了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专门针对受到进口竞争损害的工人和企业提供调整援助服务,补偿他们因贸易竞争所遭受的损害,提高企业竞争力,帮助工人找到新工作。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实质上是一项替代进口限制的非保护主义的贸易损害国内救济制度,在实际运作中,这一制度不仅使得美欧各国的失业状况得到改善,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得到恢复和提高,而且对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的发展,我国面临着为获取整体贸易利益而作出牺牲的部分产业的冲击和调整问题,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我国对外贸易也产生巨大的冲击,国内产业和工人面临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和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国内的大量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倒闭、加工制造业等多种产业持续萎缩、失业率不断攀升。考虑到当前我国企业和产业受进口竞争冲击的现实情况,借鉴美欧在长期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在《对外贸易法》中第44条提到,“在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的同时可以对受损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一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相对应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而是否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缓解受损产业和工人的压力将成为我国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在美欧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基础上,以该制度的起源、理论依据、鲜明特色、作用和与SCM补贴的关系等几个主要问题为落脚点对这一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美欧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再结合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以及国内基本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演绎推理法进行必要性论证,最终对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提出具体的建议,为我国的立法决策提供思路。   贸易调整援助立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在对他国制度的研究和本国国情的分析基础之上,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仅仅照搬一套完美但不具现实意义的援助制度,在制度构建时充分考虑国家的财政实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和产业的调整升级战略,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该制度的功能。本文仅在美国和欧盟制度研究基础上,对于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总结,而对于我国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可行性及预期效果,还需要对我国的国情、产业发展状况和贸易自由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其他文献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小康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欠发达地区如何完成小康目标任务事关全区小康建设的全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对传
不起诉制度作为刑事诉讼中起诉阶段的一个制度,深刻体现了刑事诉讼基本的价值和意义:不起诉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体现刑事诉讼法保障人权的宗旨;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