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别藻蓝蛋白的生物合成及组装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最原始的放氧光合作用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是从藻胆蛋白组成的藻胆体结构吸收光能开始的。藻胆蛋白是一个多亚基组成的蛋白复合物,每个亚基上结合不同的开环四吡咯色素分子(色基),使得它们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能。能量在藻胆蛋白之间几乎以100%的效率传递到光反应中心。别藻蓝蛋白(APC)位于藻胆体核心,具有特殊的光谱特征。APC由α和β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只结合一个色基PCB,但由单体(αβ)聚集为三聚体(αβ)3后,其光谱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PC是以三聚体形式参与光能传递的,因此,研究其合成和组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其功能,即光能传递的基础,并为人工组装藻胆体提供根据。本文以集胞藻PCC 6803 APC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APC的生物合成,即色基PCB是如何共价结合到脱辅基亚基上的过程。我们在大肠杆菌体内重组了荧光APCα和β亚基生物合成的完整通路。利用双表达载体,将APC脱辅基亚基ApcA或ApcB、合成色基的血红素氧化酶HO1、胆绿素还原酶PcyA及催化PCB结合到脱辅基亚基上的裂合酶CpcS/U在大肠杆菌中共同表达。通过诱导,大肠杆菌能够利用自身的亚铁血红素合成具有与天然APC亚基一致的特征吸收和荧光光谱的重组色素蛋白,holo-ApcA和holo-ApcB。研究还证实,只有在裂合酶CpcS/U同时表达时才能完成色基PCB与脱辅基亚基的正确连接。我们对APCα亚基与PCB进行了体外重组研究,并提出了裂合酶可能的作用机理。裂合酶CpcS/U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存在时使它们的溶解性和稳定提高。在体外实验中,裂合酶CpcS/U可以与色基迅速的以非共价方式结合,在APC脱辅基亚基存在的条件下,酶还可以将色基转移至脱辅亚基上,并帮助其以正确的构型与蛋白共价结合,获得与天然APC亚基一致的光谱特性。在体外条件下,脱辅亚基能与色素PCB自发结合,但该过程非常缓慢,并且无法获得正确的光谱特征。APC亚基的体内组建和体外重组实验为阐明APC在蓝藻中的生物合成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确定了集胞藻PCC 6803 APC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基础上,我们在大肠杆菌体内对APC组装为三聚体(αβ)3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表达载体,将APC脱辅基亚基ApcA和ApcB、裂合酶CpcS/U、色素合成酶Ho1和PcyA在大肠杆菌中共同表达。通过多步分离的方法,包括亲和色谱柱、分子排阻凝胶色谱柱等方法,获得与天然别藻蓝蛋白光谱一致的蛋白。根据光谱特征分析、荧光量子产率等显示了重组蛋白具有天然APC相似的性质。胰蛋白酶消化实验证实重组三聚体与天然APC三聚体水解色基多肽的HPLC图谱相近,可以证明利用大肠杆菌体内重组所得到的色素蛋白与天然APC色基结合位点一致。这是首次报道了在大肠杆菌体内重组的APCα和β亚基组装成具有天然APC结构特性的三聚体。以前有报道脱辅基亚基在大肠杆菌的共表达只能获得异二聚体,与该结果相比较,我们认为色基在三聚体组装中起重要作用。LCM是APC重要的连接蛋白,是藻胆体能量传递的终端受体,并对其组装和锚定起重要作用。LCM也是藻胆体中最大的色素分子,由于其本身溶解性很差,关于其生化性质和生物合成的研究不多。我们在大肠杆菌体内重组了LCM(1-240)生物合成的通路。LCM(1-240)在大肠杆菌体内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溶于4M尿素后获得与报道的LCM基本一致的光谱特性。为了提高其溶解性,得到天然状态的表达蛋白,在LCM(1-240)的N端引入了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得到了光谱特征一致的可溶性的LCM(1-240),这为下一步对其生化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对APC的生物合成及组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探讨其结构组成对光谱特性的影响,理解其在蓝藻光传递系统的功能,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别藻蓝蛋白多亚基组装的机理,为下一步人工合成藻胆体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天然别藻蓝蛋白作为荧光标志物在生物学和临床领域应用广泛,通过重组方式获得别藻蓝蛋白,将可以使我们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获得功能改进的蛋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水泥行业产量大,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高,已成为我国继电力和交通行业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水泥工业低NOx排放控制技术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现有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NOx排放标准。针对现有脱硝技术面临的瓶颈难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团队提出了适用于燃煤水泥窑炉的原位还原脱硝技术。该技术通过煤粉的预处理过程产生包含煤气和半焦的高温预热燃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优点包括容量大、储能周期长、寿命长、易于调节等,可灵活实现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互补集成。为了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调节灵活性,同时增强系统调峰能力并扩大可再生能源入网比例,本文针对一种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耦合的新方案进行研究。该方案在强化供热过程采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并利用压缩热供热,以提高系统供热比例;强化供电过程利用热电联产机组抽汽加热储能系统膨胀机入口空气,以提
为满足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调节需要,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稳定应用,储能技术不可或缺,而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之一。涡轮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释能阶段的关键核心部件,其性能对储能系统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要及时对用电负荷的变化做出响应,因此其涡轮常运行在频繁启动和停机过程下。在涡轮启动过程中,涡轮的转速从零至额定转速,其内部流场表现出强烈的
20世纪以来工业发展导致能源消耗量剧增,而随之而来的制冷、制热需求也不断增加。由于传统氟利昂工质对于环境的破坏性,二氧化碳(CO2)等自然冷媒重新得到应用并成为首选替代工质,同时对CO2的使用也能够从侧面帮助解决碳排放问题。然而目前利用CO2进行制冷、制热主要存在成本高、单机循环功率较小的问题,需要增加其功率以适应工业供热、大型民用设施供热和高寒地区居民供暖,因此设计适用于兆瓦级跨临界CO2(Tr
液压机械系统具有响应快、功率密度高、刚度大、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执行机构的控制,但是由于其结构精密、工作环境恶劣,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燃气轮机一旦发生液压机械故障,轻则停机影响工作,重则机毁人亡,因此,燃气轮机液压机械部件容错控制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30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进气口导叶执行机构、防喘放气阀执行机构、燃料阀执行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故障梳理、需
随着在船舶动力、管道运送、发电等方面对燃气轮机的需求日益增加,燃气轮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工业生产对燃气轮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面对多样化的工业需求与工作环境,如何实现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优化设计并提高优化设计过程的灵活性成为了意义重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问题。更具体地,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需要根据燃气轮机的工作地点选取不同的燃料。当供给的燃料发生了变化,无论是部件层面的压气机、燃烧室、
当前风能发展主要趋势是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加大,叶片尺寸不断加长。使用更长的叶片会导致机组载荷更复杂,更容易受到损伤,缩减机组服役寿命。此外,随着平价上网政策实施,有必要在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严格控制成本。因此,对风电机组载荷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尾缘襟翼是一种有效降低风电机组载荷的流动控制手段,近些年受到国内外大量学者关注。当前研究表明,设计叶片时考虑尾缘襟翼进行协同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载荷。尾缘襟翼控制系
从患病牙鲆中分离出迟缓爱德华氏菌株TX1,经报告菌株检测发现TX1有AI-2活性。用梯度PCR和Genome walking的方法克隆了TX1 luxS基因,将luxS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证明其具有功能活性。在TX1中,luxS的表达与AI-2的活性基本是一致的,二者均受生长时期和生长条件的调节,即在glucose存在的条件下luxS表达和AI-2活性升高,而在高温条件下luxS表达和A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国各地积极转变公共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大潮中,北京市走在全国前面,创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北京经验""北京案例"。2018年1月3日,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会议以来,与营商环境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级责任主体迅速行动。从中央到地方,各
期刊
藓羽藻(Bryopsis hypnoides)的原生质在被挤出后能够在海水中团聚形成原生质体,并且部分再生的原生质体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这种现象是高等植物所不具有的。这一过程,是细胞内部各组分从杂乱的混沌状态经过重组、整合形成有序的新细胞的过程,是细胞膜和细胞壁从头合成的过程。本研究从以下几个不同的层次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研究:⑴对藓羽藻原生质体团聚再生过程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