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多点接种培养法在甲真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真菌多点接种培养法和传统的真菌镜检和点植培养法对甲真菌病病原真菌的检出率.2、探讨真菌多点接种培养法判断非皮肤癣菌致病性的可行性,寻找一种能够简便准确地判断非皮肤癣菌致病性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方法.方法:1、选取有典型的甲真菌病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甲改变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多点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对照组采用点植接种法.2、对两组病例的病甲用常规方法取材,甲屑随机分成2分后分别用于真菌镜检和培养.真菌培养结果的鉴定方法:皮肤癣菌和霉菌用小培养鉴定;酵母菌用生化试验方法鉴定.3、非皮肤癣菌致病性的判断方法:点植接种法-连续三次为同一种真菌的纯培养;多点接种法-每个培养皿上同一种真菌的菌落数≥4个.4、比较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与真菌直接镜检的真菌检出率,比较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和直接真菌镜检进行甲真菌病实验室诊断的检出结果的相关性,比较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与真菌点植接种法培养对病原真菌的检出率,比较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与真菌点植接种法培养的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比较两者检出三种类型病原真菌的比例,比较两者对混合感染的检出情况.结论:1.真菌多点接种培养法对甲真菌病的真菌检出结果与真菌镜检的真菌检出结果一致;2.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可以提高对甲真菌病的病原菌的检出率;3.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提高了对非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检出率,但对非皮肤癣菌致病性的判定有待进一步研究;4.真菌多点接种法培养有助于发现甲真菌病的混合感染;5.真菌多点接种培养法是一种真菌检出率高、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甲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个病理亚型,占30~40﹪左右,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合并放疗与CD20单抗(美罗
该研究旨在观察肺癌化疗后病人施行肺切除手术时,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肺形态学的变化,应用ELISA技术分别检测氧自由基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并应用RT-PCR技术观察了ICAM-1的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表达在Pca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Pca、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和10例前列腺
目的:通过观察厄多司坦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和神经元的病理损害程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抗癫痫病作用的可
目的 通过检测食管癌根治手术前后病人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变化,观察分析胸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单纯吸入全身麻醉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免
良性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部分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合并有上尿路感染,甚至出现肾积脓、肾功能减退、肾无功能,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治疗的难度。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
摘 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因为缺乏合理的手段,所以常常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激活—探究”模式的内涵以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然后针对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激活—探究”模式;初中物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
目的: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其所导致的听力下降及中耳炎症等问题常常需要通过鼓膜修补手术加以解决.尽管目前临床通过使用颞肌筋膜等材料修补鼓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