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基因和DNA拓扑异构酶Ⅱ α(TopoisomeraseⅡ α,TopoⅡ α)、突变型p53、Bcl-2、P21ra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与NSCLC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NSCLC原发性多药耐药形成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1996~2000年未经放、化疗的手术切除NSCLC病例共113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癌组织中MDR1、MRP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opoⅡ α、突变型p53、Bcl-2和P21ras蛋白的表达。 结果:(1) MDR1和MRP mRNA在113例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58/113)和80.5%(91/113)。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组织中,MRP mRNA阳性表达顺序为腺鳞癌>腺癌>鳞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3.733,P<0.01);MDR1mRNA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二者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均无关。MDR1 mRNA和MRP mRNA的协同阳性表达(MDR1+/MRP+)率为48.7%(55/113)。在不同分化程度鳞癌中,MDR1+/MRP+表达顺序为中等分化鳞癌>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不同分化程度腺癌组织中表达顺序为高分化腺癌>中等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但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13例NSCLC组织中TopoⅡ α阳性表达率为60.2%(68/113)。TopoⅡ α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和腺鳞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598,P<0.05);而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3) 113例NSCLC中,突变型p53、Bcl-2和P21ra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70/113)、59.3%(67/113)和70.8%(80/113)。p53和P21ras的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Bcl-2在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中表达顺序为鳞癌>腺鳞癌>腺癌,差异具有显著性(x2=15.689,P<0.01);经两两比较发现鳞癌中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x2=15.295,P<0.01)。p53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递减,差异有显著性(x2=7.690,P<0.05),但其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关(P>0.05)。而Bcl-2和P21ras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尸>0.05)。(3)NSCLC中MDRI mRNA与MRP mRNA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xZ一1 5.535,尸<0.01)。PZz『aS与MnRlm洲A(xZ一20.498,尸<0.01)、P21raS与M砂mRNA( xZ=8 .486,p一0.004)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53和Bcl一2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xZ=4 .697,尸< 0.05)。 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多药耐药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包括MDRI、MRP、Topell。及凋亡相关基因等在内的多项因素的参与有关。 (2) MDRI和M即是NSCLC原发性多药耐药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且MRP所起作用较MDRI更为明显。二者的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准确判断NSCLC的多药耐药状态。(3) ToPon。的表达减少和/或活性降低与NSCLC的原发性多药耐药形成有一定关系。M对低表达和ToPon。高表达可能是肺鳞癌具有较高化疗敏感性的重要理论依据。(4) NSCLC中MDRI与MRP的表达可能存在某些共同调控机制,PZI『as可能是其共同调控机制之一,而p53和Bcl一2突变介导的耐药机制可能不是通过对MDRI、M妙的调控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