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黄单胞菌致病性因子鉴定及其克服水稻抗性的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sechines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和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B)是稻田生态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细菌病害,分别由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ea,Xoo)引起。在生态环境因子一定的条件下,两个亲缘关系近似的致病变种Xoc和Xoo侵染水稻的致病机制异同性还知之甚少。为了揭示Xoc在水稻上致病机理,本实验室构建了Xoc RS105菌株的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库,筛选得到了一个毒性明显降低的突变体Mxoc0031,Tn5转座子插入Xoc_3248基因上,该基因编码内膜蛋白(Inner membrane protein,Imp)。利用无标记双交换敲除的方法构建imp基因敲除突变体RΔimp:与野生型RS105菌株相比,RΔimp在水稻上的毒性显著降低,细菌生长能力和游动性明显减弱,胞外多糖产量明显降低,糖源利用实验显示imp基因参与了细菌的糖源利用过程。Real-time PCR检测显示,imp基因表达受hrpG和hrpX调控。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该内膜蛋白,发现该蛋白具有膜结合特性。功能互补imp基因可以使RΔimp在水稻上的毒性、生长能力、游动性以及胞外多糖产量恢复至野生型水平。前期工作中发现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一个重要代谢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 B),其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当该基因突变后,病原菌不能利用丙酮酸和苹果酸进行生长代谢,同时,hrpX和hrpG的表达受到抑制,hrcC、hrpE和hpa3的转录增强。暗示Xoc利用碳水化合物是通过一个未知因子来调控hrp基因的表达的。为了鉴定该未知的调控因子,我们以XocRS105菌株hrpG基因的缺失突变体RΔhrpG为出发菌株,将fba B基因点突变后的启动子(PIP-box由TTCGT-N9-TTCG(?)突变成TTCGT-N9-TTCG(?))与gusA基因融合,导入RΔhrpG突变体内。然后利用Tn5转座子对该融合子基因组进行随机插入,筛选GUS活性增强或减弱的突变体。在8000个突变子中,筛选获得了GUS活性明显减弱的突变体14个,GUS活性明显增强的突变体17个。通过自环化方法对该31个突变体的插入位点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发现Tn5插入的基因位点分别是RNA聚合酶δ54(ACU12_06395)、苯甲醛脱氢酶(ACU12_00630)、50Sr RNA甲基转移酶(ACU12_10245)、膜蛋白(ACU12_04905)以及β-葡萄糖苷(ACU12_13855)的编码基因。利用无标记双交换敲除策略,在RS105菌株的基础上获得5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分别是RΔ418,RΔ340,RΔ312,RΔ092和RΔ912。5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与RS105菌株相比,在水稻上的致病性和生长能力明显降低,但仍能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产生HR。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分析表明,在5个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中,fba B的表达量明显受到影响。并且,RΔ092和RΔ418突变体的游动性与RS105菌株相比明显减弱,互补子恢复野生型水平;RΔ092突变体碳源利用能力明显降低,互补子恢复野生型水平。vemR::Tn5突变体同样是在上述突变体库筛选中得到的。当Tn5转座子插入vemR基因时,该突变体的GUS活性明显降低。通过无标记双交换敲除方法构建了vemR基因缺失突变体RΔvemR。与野生型RS105菌株相比,RΔvemR在寄主植物水稻上丧失了致病性和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丧失了激发HR的能力,并且突变体的胞外多糖产量和游动性明显降低。通过细菌形态观察,发现该突变体菌体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构分析发现,VemR只有一个REC(Che Y-homologous receiver domain)结构域,属双组分调控系统因子,但其如何接受信号和将信号传递给其他因子,从而决定病原菌在寄主植物上的致病性的机制不详。为此,利用蛋白质互作预测和TAP-质谱联用等途径,以期发现VemR的互作蛋白以及其相对应的信号供体组氨酸激酶。试验结果发现,AtoC可以磷酸化VemR,磷酸化位点位56位的天冬氨酸。Vem R被磷酸化后,可以将信号传递给包括2-OD、RR、CcmA、Hcp、PilT、HK、FlgA、MinD和HrpG等蛋白。这些蛋白基因分别控制着细菌糖代谢、游动性、细胞分裂和T3SS(type-Ⅲ secretion system)形成等相关性状。这些结果说明,Vem R蛋白是全局性信号调控因子,接受信号来源多样和传递信号来源多样,暗示其是潜在性的药物靶点。Xoo和Xoc中存在数量众多的转录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s),通过T3SS分泌进入水稻细胞核,激活水稻中相应的S或R基因的转录表达,使水稻表现为感病或者抗病。在水稻中已经鉴别出多个R基因可被Xoo的TALE蛋白激活,但不被Xoc的TALE激活。为了揭示抗BLB的水稻材料不抗BLS的原因,我们首先将Xoo菌株中的avr Xa7(对应Xa7)以及avr Xa27(对应Xa27)两个的tal基因分别导入Xoc强毒性菌株RS105和弱毒性菌株YNBO-17中。实验发现,当YNBO-17菌株分别带有avr Xa7和avr Xa27时,注射含有相应R基因(Xa7,Xa27)的水稻时,水稻产生HR反应。但当RS105菌株中分别含有这两个tal基因时,注射相同品种的水稻,只有含有Xa27的水稻产生HR,而含有Xa7的IRBB7水稻仍然表现为感病性,提示Avr Xa7-Xa7介导的抗性被RS105菌株中某种未知因子抑制了。Southern杂交发现,YNBO-17菌株含9个tal基因,而RS105菌株含有约24个,有可能是RS105菌株某个tal基因的存在导致了该现象的产生。逐一分离RS105菌株的tal基因并与Avr Xa7一同表达导入YNB0-17菌株中发现,RS105菌株来源的tal7基因可在YNBO-17菌株中有效抑制avr Xa7-Xa7介导的水稻免疫反应。利用TALE-NT软件预测发现,Tal7在水稻上存在5个候选的靶基因。GUS和Real-time PCR试验发现,在Tal7存在时,水稻Os09g29100和Os12g42970基因的表达活性最强,提示这两个水稻基因是Tal7的靶标基因。通过EMSA和MST试验发现,Tal7可结合水稻Os09g29100和Os12g42970基因的启动子上。非常惊讶的是,Avr Xa7也能结合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并且其结合能力明显比Tal7的强。根据Tal7结合位点旁侧DNA序列设计dtal,置于tal-free的菌株中表达,与含有avr Xa7的PH菌株进行不同时间和相同位置的注射接种,在含有Xa7的IRBB7水稻上发现,只有Os09g29100被dtal激活表达后,Avr Xa7-Xa7介导产生的抗病反应才被抑制,暗示水稻Os09g29100基因的激活表达,改变了Avr Xa7-Xa7抗性的产生。通过TALEN技术,对日本晴水稻中Tal7结合Os09g29100基因的EBE进行突变修饰,发现该EBE被修饰后,突变体水稻对含有tal7基因的Xoc菌株的抗病性明显提高,提示水稻Os09g29100基因是含有tal7基因的Xoc的感病基因,在BLS发生过程中起作用。这些结果表明,Xoc与水稻共进化过程中tal基因的不同,导致Xoc菌株在水稻上的致病力不同,也揭示了抗白叶枯病水稻不抗水稻条斑病的原因。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细胞骨架相关蛋白Palladin在小鼠神经管闭合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细胞骨架相关蛋白palladin在细胞迁移、细胞塑形和细胞粘附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构建了Palladin基因敲除小鼠,发现Palladin基因敲除纯合小鼠在胚胎发育的第12.5天(E12.5)至第15.5天之间全部死亡,并且表现出严重的头部神经管和腹壁不能闭合的表型。为了进一步研究palladin如何调控神经管闭合
白介素33(IL-33)是白介素1(IL-1)家族细胞因子中的一员,它还是一种核警示素,广泛地表达于上皮组织屏障和人类的血管中。然而,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中产生炎症因子最为主要的细胞,有关它们表达IL-33的研究极其的少。我们的研究报道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能够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C57/B6小鼠巨噬细胞表达IL-33。SAA不但能够诱导IL-33基因的转录
目的:1.存在肺静脉变异的心房颤动(房颤,AF),尤其是左侧肺静脉共干(LCPV)的患者,使用最新的二代冷冻球囊(CB-2)消融的手术结果尚未明确。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房颤患者肺静脉变异情况,比较使用CB-2消融LCPV及非LCPV患者的术中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并分析可能影响肺静脉电位隔离的肺静脉参数;2.肺静脉变异被认为是影响射频消融术后AF复发的危险因素,但使用CB-2消融变异肺静脉,尤其
SUMO(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是一类重要的类泛素蛋白,它能够通过对底物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影响底物蛋白的稳定性、定位和活性,进而参与许多人体生理活动和重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损伤等的发生和发展。SUMO化修饰是一个可逆的过程,SUMO特异的蛋白酶SENP家族能调控蛋白质的去SUMO化修饰。我们既往研究证明SUMO蛋白酶SENP3是应答
研究目的:构建偶联抗人FcεRⅠα单克隆抗体(m Ab)的磁性CuInS2/Zn S核壳量子点微球,建立MCs活化相关分子sFcεRⅠα和IgE的流式微球检测方法,评价自建新方法性能,验证其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和稳定性等特征,分析其在体外检测中的效能,探索自身免疫病中是否存在MCs活化现象。研究方法:(1)应用RT-PCR技术获得人IgE Cε3-Cε4区基因,对该基因进行克隆与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识别自身组织,诱导免疫应答,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研究表明CD4+T细胞产生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致病因素,因此探究T细胞中GM-CSF表达调控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过去研究表明,GM-CSF的表达依赖其3’UTR的富含AU的元件(AU-rich element,ARE),A
细胞氧化应激与各种疾病息息相关。在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中,氧化应激可能与自噬和肿瘤发展、转移等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关注机体细胞中氧化应激调控自噬和上皮-间质转化的精细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自噬是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应激应答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可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快速调控。Beclin1是自噬起始过程的PtdIns3K复合物(包括VPS15、VPS34、UVRAG等)的关键组分,已发现有磷酸化、泛素化、
研究背景及目的:由于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男性生育能力明显下降,男性不育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精子发生是研究男性不育发病机制的基础,因此精原干细胞作为精子发生的起始细胞,承担着自我更新以维持干细胞池稳态和分化生成各级生殖细胞的功能,对再生医学和生殖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目前,人们对人精原干细胞的研究十分有限,主要由于人精原干细胞取材困难,
研究背景与目的: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已高达10-15%。包括生育力下降的机制和防护新策略在内的生殖健康研究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支持方向。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慢性应激普遍存在于当代社会。慢性应激与生育力下降密切相关,可以造成精子发生异常以及卵母细胞质量下降,但是具体的发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阐明。褪黑素是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由松果体分
本课题拟通过观察分析迷走神经刺激及胸部皮下神经刺激对实验动物心率及星状神经节活性的影响,研究局部神经刺激尤其是胸部皮下神经刺激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及其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观察颈部迷走神经刺激(vagal nerve stimulation,VNS)对房颤动物模型心率、心律及对心脏神经重构的影响,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控制房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