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受重视程度不高,汉字专门教学被渗透在词汇、语法等教学中。本文试图以部首为切入点,将“心”部汉字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其字形结构、字义和文化内涵。然后回收泰国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分析其书写偏误、剖析原因,提出“心”部汉字教学的方法和建议。对对外“心”部汉字教学具有参考意义,对其他部首汉字的教学提供一个研究方向和一种方法,对汉字的国别教学亦能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分五部分阐述: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该部分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提纲挈领,有利于对全文的把握。第一章对“心”部汉字的类别、字义以及文化内涵进行考察:第一节主要从“心”字部以及其变形将“心”部汉字分成三类:“心”字部汉字、“(?)”部汉字和“(?)、”部汉字;第二节对“心”部汉字的字义进行考察,为汉字的以词带字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第三节对“心”部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考察,本节内容揭示“心”部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联。第二章统计分析回收的调查问卷,总结归纳出泰国中学生在书写“心”部汉字时的偏误,对这些偏误分类并分析其原因。第三章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结合第一章研究的结论,提出“心”部汉字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最后是结语,对以上几个部分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本论文主要涉及了文字学和第二语言习得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并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语料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分析泰国中学生的书写偏误。力图提供相对有效的汉字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汉字本身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让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汉字,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