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磷脂酶与其毒力关系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hu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条件性致病真菌感染不断增多,成为器官移植、AIDS病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条件性致病真菌中,居第一位的是念珠菌属的白念珠菌.白念珠菌可分泌磷脂酶(phospholipases,PL)和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inase,CAP).前者主要作用是水解磷脂的酯键,而磷脂是细胞膜主要成分之一,因此推测磷脂酶在白念珠菌致病过程中起到了破坏宿主细胞膜的磷脂而有助于菌体的黏附.本研究欲通过不同来源的白念珠菌PL测定和动物毒力实验,探讨PL与菌株毒力的关系,同时寻找一种预测菌株侵袭性的实验室指标,为早期防治系统性念珠菌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从深部感染、皮肤黏膜感染和正常带菌者分离的念珠菌,用API生化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分别选择32株不同来源的白念珠菌,采用蛋黄培养基半定量测定其磷脂酶.同时比较不同来源菌株的芽管形成率.分别选取酶活力不同的菌株,从腹腔和尾静脉感染小鼠,做动物毒力实验观察磷脂酶与菌株毒力的关系.结果:来源于深部感染的菌株磷脂酶阳性率和活力均高于来源于浅部感染和无感染菌株;来源于深浅部感染的菌株芽管形成率高于来源于无感染菌株.高磷脂酶活力的菌株不增加经腹腔感染小鼠的感染危险性;但能明显缩短经静脉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磷脂酶是白念珠菌重要的毒力因素,白念珠菌PL能增加经静脉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体内新鲜分离的白念珠菌,其磷脂酶活力代表了菌株的侵袭性,磷脂酶活力高的菌株发展为系统性感染的危险性也增高,应及早予以预防.实验室测定培养阳性的白念珠菌磷脂酶可作为预测菌株侵袭性的有用指标.
其他文献
富有诗意的语文,会使师生在对话的互动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使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个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从“在诗意的语文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
上好室内体育课,要根据空间小、人数密度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体育课中所学运动项目技术的动作进行动作讲解练习,不但对体育知识、健康与卫生、裁判法与规则,体育项目的起
期刊
方法试验种茎为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e Breit),由南充县药材公司提供。1984年春,将种茎种入南充师院的校园内,当株高10cm 出现大叶时,取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培
期刊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本文论述了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网络教学及其优势,以及网络教学
稻谷和大米的贮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稻米生产。若管理不善,不仅数量受损,对品质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营养成分减少和变劣,有霉酸气味,甚至有臭味。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霉菌
期刊
目的:建立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及免疫鉴定体系,观察室管膜下区细胞和视网膜神经细胞共生培养后的相互影响.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SD大鼠的室管膜下区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