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北天山地震带地处中国大陆强震高发区,孕震构造复杂,发育有典型的逆冲、褶皱构造,是研究内陆地震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该地区陆续发生了2015年沙湾Ms5.0地震、2016年呼图壁Ms6.2地震和2017年精河Ms6.6地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受伤,房屋破坏等损失。新疆地区测震台网相对比较稀疏,微震监测能力较弱,地震目录不够完善。本文选择北天山中段(43.5°N44.5°N;85°E87.5°E)为研究区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天山地震带地处中国大陆强震高发区,孕震构造复杂,发育有典型的逆冲、褶皱构造,是研究内陆地震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该地区陆续发生了2015年沙湾Ms5.0地震、2016年呼图壁Ms6.2地震和2017年精河Ms6.6地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受伤,房屋破坏等损失。新疆地区测震台网相对比较稀疏,微震监测能力较弱,地震目录不够完善。本文选择北天山中段(43.5°N~44.5°N;85°E~87.5°E)为研究区域,首先利用流动台站的震相数据改进北天山逆冲褶皱带地区的一维速度模型,结合Hypo DD方法对研究区2014年1月-2018年9月的台网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并以此建立事件的波形模板,扫描连续波形,识别遗漏微震事件,获得更完整和重新定位的地震目录。在新目录的基础上,研究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孕震构造和地震触发迁移特征。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波形模板检测方法,识别出多于原地震目录10倍的微震事件,完备震级从1.2降至0.5。2.重定位结果显示北天山中段地震活动目前主要分布在北天山山前霍-玛-吐背斜带南翼的浅部和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深部,沿背斜构造带走向地震分布不均,霍-玛-吐背斜带西段地震多于东段,南玛纳斯-齐古背斜带东段地震活动显著强于西段。3.在南玛纳斯-齐古构造背斜带上有多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褶皱内部的“盲断层”上,这些隐伏断裂与准噶尔南缘断裂、霍-玛-吐断裂、滑脱面以及浅部断坡共同组成的断层系孕育了北天山山前活跃的地震活动,并可能成为未来大震的发震构造。4.2016年呼图壁Ms6.2地震对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产生了显著影响,硫磺沟地区同期出现的小震活动增强推测是由呼图壁Ms6.2地震动态触发所致。2018年5月期间石梯子地区的震群活动可能是呼图壁Ms6.2地震造成的应力状态改变产生的延迟触发。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复杂性增长与社会加速是两个引人注目的时空现象,而这种现象部分由科技革命所引发,并进一步带来了法律变革。复杂性增长造成法律及其诉讼爆炸式增长、信息超载、
地质三维模型快速生成标准地质剖面图是目前三维地质推广的一大难题。为此,通过常用的几个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和二维工程地质勘察软件相结合,把标准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层线条和小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核心部分,其对数据调查成果的汇总平衡分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普查的最终成果。为此,结合河池市实际情况,浅议供用水量汇总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使叶尔羌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叶尔羌河流域位于新疆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保障“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地区之一。因此,准确掌握叶尔羌河流域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对监测叶尔羌河流域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叶尔羌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4期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
分式Ornstein-Uhlenbeck过程(以下简称为分式O-U过程),是分式布朗运动驱动的一元齐次线性随机微分方程dXt=θXtdt+dWtH的解,其中WtH是Hurst指数H∈[1/2,1)的分式布朗运动.最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与现状,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反馈环分析,论证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增强农
近年来,精神病患者造成的恶性案件频发,对社会的持续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刑法》与《人民警察法》在强制医疗程序上的法律规定较为模糊,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
急性高原病是短期进入高原后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表现,轻者出现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则会出现心、肺、脑功能失代偿。因此,急性高原病的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
介绍了水库加固设计变更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出现这些设计变更的原因,论述了目前对病险水库加固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