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江泽民创新思想为指导,以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及其培养为研究对象,从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和价值论的角度,运用逻辑分析、价值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了分析,同时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探索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专题研究和探索的并不多,也不够系统,大多出现于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中。本文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专门研究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理论资源。全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系统阐明了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含义;创新在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在应对国家“两大”发展战略以及国际人才竞争中的重要性。同时,论述了高等学校为何必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从人才学、高等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阐明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标准问题。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和创新技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通过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规格标准的研究分析,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的深化、高校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发展和面向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努力方向。 最后,结合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重点研究江泽民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成果和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原则和规律等;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创新教育。重点强调几个方面,即明确认识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合理途径、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科学方法、切实强化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三是落实政策措施,优化创新人刁‘的成长环境。包括社会舆论环境的优化、人才管理环境的优化、国家法制环境的优化以及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化等。